眼楊小千,眼中飽含感激。
戰遠公司的負責人是何育,一個國際僱傭兵,曾在遠江犯下大案,本該鋃鐺入獄,搞不好還要吃槍子,全靠著楊會長這顆大樹才在戰爭結束後免於清算,還成了戰遠安保公司的執行總裁,近來搭上立帆集團的線,開始涉足掩體制造業,與美聯邦兩家大公司結盟後更是一躍成為掌管跨國公司的大佬級人物。
換在遠江時期,何育這個始終沒有覺醒的保安隊長,地位遠遠不如裴青弦,可出了遠江以後情況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調轉。公會不少老人都說這是楊會長偏心,把好處留給溜鬚拍馬裝忠狗的何育,卻忘了為他賣命做髒活的公會,但裴青弦一直堅信楊會長一定另有安排,給何育如今的地位,一來是因為何育也賣了命,二來是因為何育是遠救會元老,不能利用完了就清算。
現在看來,楊會長果然是對公會另有安排,而且遠超預期。原來楊會長要給他們爭取的,不僅是重建公會的機會,還有價值至少百億的市場。
急著去佔取這份市場,可不是因為楊會長貪財,誰都知道楊會長是個愛惜羽毛的人,他的錢就是遠救會的錢,除了給自家父母在南都置辦一套房子,以及滿足家庭成員不算過分的消費需求以外,楊會長几乎再沒有用過錢,也沒有自己的個人賬戶。
到他這個層次,自身的財產恐怕已經失去意義,所以,到時所獲利益也肯定是反饋給獵人們和其他需要的人。
有這樣一位願為手下人考慮的領導,裴青弦倍感幸運。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才侄子
“另外還有一點我必須申明,遠救會近期沒有做過任何戰爭動員或相關宣傳,所有決定趕赴尚海參加戰鬥的獵屍人都是自願出戰,這不是受到煽動後熱血上頭的衝動決定,而是他們對自己人生和職業的選擇。”楊小千瞅著劉中千,似笑非笑地說道,“說了這麼多,你怎麼看呢,小劉?”
“如果您是真心實意詢問我的看法,那我需要一點時間來思考。”劉中千沒有立刻表態。
“好的。”楊小千示意裴青弦坐下,而後好整以暇地打量著劉中千帶有一絲糾結的神情,一邊欣賞劉中千思考這種關乎人命與人生相交錯的複雜問題,一邊猜測著劉中千會不會向自己道歉,如果會,又會以什麼方式向自己道歉。
另一邊裴青弦也在不動聲色地打量劉中千,他聽到楊會長剛才稱呼這個小男孩為“小劉”,這個姓氏讓他浮想聯翩。
幾分鐘後,劉中千開口了:“楊會長,我個人認為建立獵人公會這個提議值得一試,但這件事很複雜,我沒有拍板的資格,最終決定權在劉局手裡。”
“嗯。”楊小千應了一聲,不置可否。
“很抱歉,楊會長,我得乘專機回零一基地,著手準備蒙古國難民接收事宜了,今天就談到這裡吧?”
蒙古國也就是外蒙古,與墨西哥一樣是第二次魔潮降臨時的重災區,好在外蒙古雖與華夏接壤,但其人口總數大約只有三百萬人,魔潮降臨後逃難的難民不會對華夏邊境造成太大沖擊。
在難民接收問題上,華夏的態度一直較為堅定,以外交語言闡述即為“華夏願意同國際社會一道解決難民問題,並且事實證明,長期以來,華夏正府一直秉持人道主義精神,在聯合國框架下,為難民接收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過去是這樣,以後還會是這樣。”
換成直白的說法就是:只出錢,不收人,不管歐美國家施加多少輿論壓力,拒不開放難民接收渠道。
對此楊小千極力贊成,華夏自身貧困地區和人口問題都尚未解決,憑什麼接收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的難民,為美聯邦領導的盟國擦屁股?破財消災,可以接受,但要大量接收難民,把本國國土變成人道主義的垃圾桶,絕不可能。
不過現在情況又有一些變化,首先,難民來源地有所不同,外蒙古人民所信仰的宗教主要是藏傳佛教與薩滿教,基本不會因宗教差異而帶來高度危害的可能。其次,自民國時期外蒙古脫離華夏獨立建國已有九十年,如今終於有了收復疆域的機會,既然有收復國土的意向,那麼能夠名正言順當然更好。
須知難民不是移民,移民多指那些因種種原因主要為工作目的而進入其他國家的人群,通常會長時間定居,而難民則是因戰亂或災害被迫逃離的人群,等到祖國恢復平定,難民便不應當繼續留在接收國,而應該重新啟程迴歸故土。
到時華夏軍隊“護送”著在華期間逐漸被同化的外蒙古難民重回故鄉,也算是師出有名,等到外蒙古重新迴歸祖國的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