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布條等世間汙濁之物,一起放到狗血裡泡了半個多月,直到血水便成墨汁搬黑的發亮的時候,才將惡臭的血水塗抹在棺材上。之後囑咐後人,將來不得離開自己的墓穴百里之外,如果要離開也行,但是不得超過半年,意思就是說暫時離開可以但是不能搬家不回來。
道士在自己的墓穴上修了間青磚大瓦房,極其堅固,磚牆都是石灰加糯米漿勾縫的。他這麼做的目的其實是想矇蔽一下老天爺的眼睛,讓老天爺看看他道士死了,去了萬劫不復之地,就連他後代子孫也跟著一起倒黴。這也是老道士想出來不是辦法的辦法了。
於是他的後人就成了道士的守墓人,代代相傳的祖訓直到今天傳到弱智後人的手裡便終止了。
這大房子經過多次的維修整理,從外表上已經看不出是幾百年前的房子了,只是比普通的房子高了一些,牆磚灰暗一些。
老道士在死之前把畢生所學都記載到了手札之中。並沒有傳給後人,而是帶到了自己的墓穴之中。老道修好墓穴之後自己下去的。因此有進入的通道,棺材的蓋子也沒釘釘。
在他下去的時候吩咐唯一的兒子,(話說這老道士是個俗的,有兒子。)在外面把洞堵死。老道士是活葬的。
張小柴看完之後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但是道士怎麼會變殭屍呢?於是他又翻書找了半天也沒找到解釋。其實書裡有記載,只是張小柴現在根本就領悟不了。因為此手札分為十卷。每一卷代表一層。
張小柴哪裡知道,他到現在只看懂了最後老道寫下來的自述部分。前面看的一頭霧水,但是他知道此書是個寶貝,雖然現在看不明白,但是他覺得自己的頭腦不笨,只要自己多看看多想想,總會弄出點什麼名堂的。
第三章 重返石室
張小柴的這場病,足讓他在家躺了五六天才見好。在這期間,他無所事事就翻開了《驅魂手札》第一卷,捲上記載的內容都十分的離奇,讓張小柴大感興趣,所以幾天下來多多少少也記下了些東西。他決定,有機會一定要試試這上說的東西到底準不準。
等到第七天,張小柴覺得自己的病已大好,就知會了他老爹,開著四輪車去拉了兩車沙子卸到了新房的院子中。哆嗦了半天,張小柴才將房門開啟,手中的噴壺先是對著屋內一陣亂噴,看沒什麼動靜才死攥著噴壺進了屋。
你道著噴壺中是什麼好東西?原來是張小柴按著《驅魂手札》中的記載配置的,是用黑狗血、老公雞血和童子尿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說是可以驅鬼。要說黑狗血和老公雞血還好弄些,在村裡不乏這些東西,但弄童子尿還真費了一番功夫。
那張小柴一早就不是童子了,早在他十三四歲的時候,他的童子身就貢獻給了他的左手。
那就找村中的小孩吧,可他張小柴名聲不好,他一對人家小孩提出這個要求,小孩就跑回家找自家大人,於是張小柴在別人眼中又建立了一個新形象——‘*兒童嫌疑犯’,有人還差點報了警。
哎,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最後張小柴終於和一個小孩達成協議,用十五根棒棒糖換了他一泡尿。那小孩還表示,如有需要,往後還可以長期合作,那說話的神態十足電視劇裡的奸商。小孩說完就歡天喜地的跑了,張小柴望著他的背影嘆息道:好好的祖國花朵都被電視劇給帶壞了,杯具啊。
閒話少敘,這邊張小柴進了屋,看到屋中的樣子和他離去那天一樣,心中稍定。他望一望屋外的烈日當空,一咬牙鑽進了大洞,一口氣掀開了石板,對著地洞又是一陣亂噴,看看仍是沒什麼動靜,才小心翼翼地走下了臺階。
等他下了臺階,用手電這麼一照,頓時駭了一跳。雖然他設想過各種進來後的情節,但沒想到,如今的地洞裡只是死寂死寂的,而在他的腳下的竟是一堆零散的枯骨。在枯骨的中間有一塊玉靜靜的躺在那。
張小柴怕鬼,怕殭屍,但不怕死人骨頭,他把枯骨撥開,將玉拾了起來。那玉成圓形,中間有一個大姆指指甲大小的孔,是用來繫繩的,玉色瑩白,但細看又似乎有藍絲隱隱流動。不過在玉的下方有一處小缺口,張小柴猛的想到自己在那天逃走時,用斧子一頓亂砍,恐怕這凌亂的枯骨和玉上的缺口都是自己的傑作吧。但那白毛屍為什麼會變成枯骨,張小柴也想不明白。
張小柴重重地嘆了口氣,白瞎了,這麼好的玉就被自己給毀了,不知道有了缺口還能不能用了。張小柴沒在繼續多想,順手就把玉墜帶到了自己脖子上。
他又看看地上的枯骨,想想死者為大,就將枯骨全都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