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從而減少農藥使用帶來的支出,讓農民們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孔祥智;中國人民大學農發學院教授
經過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農業部1997年首次批准了轉基因抗蟲棉花的商業化種植。……(長時間研究發現,種植了抗蟲棉以後)在全國範圍內有效控制了棉鈴蟲和紅鈴蟲的危害。棉鈴蟲和紅鈴蟲是我國棉花生產的主要害蟲,以往棉農防治棉鈴蟲一年需要打藥10次到20次,大量用藥導致農民成本提高、收益減少、人畜中毒、環境汙染、天敵減少、害蟲對農藥產生抗藥性等一系列問題。種植轉基因抗蟲棉之後,品種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抗蟲效果,一般只需要打藥2次到5次,就能有效控制這兩種主要害蟲,不僅棉花上農藥用量減少達70%以上,而且大豆/玉米/花生上棉鈴蟲的數量也顯著減少。(彭於發:《種植抗蟲轉基因棉花和水稻對生態環境有利》,見農業部網站,20100304。)
——彭於發,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
反對者則直接指出,抗蟲轉基因作物開始幾年時確實會減少農藥使用,但隨著次生蟲的增加和昆蟲抗藥性的增加,農藥的使用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大量增加。
例如,美國有機中心研究所的報告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後,1996—2008年美國農藥使用量大大增加。這一研究指出,轉基因作物推出前3年,農藥使用量確實有所減少。但最近幾年由於耐除草劑作物的大面積種植,農藥需求量急劇增多。過去13年耐除草劑作物上的除草劑使用量總共增加了億磅(即億公斤),其中2008年比2007年增加了46%。(參見《轉基因作物對農藥需要量存爭議》,載《農資與市場》,20100118。)
中美兩國科學家關於中國轉基因棉花的長期跟蹤調研也揭示了類似的問題。這是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和美國康奈爾大學合作的專案,也是世界第一個對轉基因棉花種植狀況進行長期跟蹤和評估的課題。這項歷時7年的研究表明,儘管Bt轉基因棉花能有效控制棉鈴蟲,但長期種植會導致其他害蟲肆虐,這使得中國種植的Bt轉基因棉花長期經濟性不如預想。中美兩國科學家對中國481戶棉農曆時7年的長期跟蹤調研後發現:這些農戶在種植轉基因棉花的第三年經濟效益最大,他們的平均殺蟲劑用量比種植普通棉花者低70%,而收入要高出36%。
唯一可取還是需要謹慎?(9)
但情況從第四年開始發生逆轉。轉基因棉花盡管抑制了棉鈴蟲,但它無法殺死盲蝽等其他害蟲,導致盲蝽侵害棉田。當年轉基因棉花種植戶殺蟲劑用量上升,投入成本比普通棉花種植戶高了3倍,而他們的收入卻低了8%。到第七年,轉基因棉花種植戶所使用的殺蟲劑,已明顯高於普通棉花種植戶,加上轉基因棉花種子成本也較高,使棉花種植戶的收入大幅下降。(賀濤、賈鶴鵬:《盲蝽蟓:小昆蟲挑戰高科技》,載《科學新聞》,20081031。)
綠色和平組織在2010年1月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在6~10年的時間跨度上來看,轉基因作物導致農藥使用的增加而不是減少。
我國轉基因棉花種植過程中次生害蟲頻發,日漸成為主要害蟲,致使農藥使用量大增。
研究顯示,阿根廷轉基因大豆施加的草甘膦的總量從1998 年到2004 年增加了56 倍。轉基因作物的種植使得1996 年到2008 年美國農藥使用量增加了萬噸。
我國轉基因棉花種植過程中對於黃萎病和枯萎病更加敏感,造成大規模的減產。其中,2009 年江蘇鹽城大豐市轉基因棉花55萬畝,近40 萬畝有黃萎病,其中3萬畝棉花死亡,病情嚴重的田塊減產七成。(綠色和平組織:《轉基因作物的經濟代價》,201002。)
轉基因作物與生物多樣性
(1)害蟲剿滅,益蟲增多?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
簡單地說,生物多樣性表現為千千萬萬的生物種類。
生物多樣性為人們提供了食物、纖維、木材、藥材和多種工業原料,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證水質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某一物種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種不僅會使人類失去一種自然資源,還會透過食物鏈引起其他物種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