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30研究所的文佳筠博士則透過大量調研得出: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每上升一個百分點,每公頃的糧食產量就能提高430公斤。
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糧食危機》一書作者恩道爾先生面對記者的提問,則明確回答:“中國不需要轉基因技術來解決吃飯問題。”(傅勉:《對話威廉?恩道爾:中國不需要轉基因技術解決吃飯問題》,載《第一財經日報》,20100223。)
《第一財經日報》:過去50年中國人口翻番,超過13億;一些科學家表示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轉基因生物技術能夠提高糧食產量;因而是解決糧食問題的良方。但是您提出轉基因生物技術不能提高糧食產量;如何理解這一結論?轉基因生物對人類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嗎?
恩道爾:中國現在最大的財富是擁有大量富有活力和成長性的人口;與之相對應;歐洲的人口卻日漸衰退。隨著一個國家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人口的數量將自動減少;因此雖然過去50年中國人口翻番;但是未來50年中國人口不會再度成倍增長;中國不需要轉基因生物來解決人口的吃飯問題。
需要明確的是;還沒有科學而且獨立的證據表明轉基因作物比傳統農作物產量更高。恰恰相反;多項試驗以及美國和加拿大農民的親身經歷表明轉基因作物的產量比傳統玉米、水稻和大豆更低。宣稱轉基因種子是解決世界飢餓問題不二法門的正是擁有轉基因種子專利的孟山都公司和杜邦公司以及洛克菲勒基金會;它們是整個轉基因生物計劃的始作俑者。當今世界還沒有一項轉基因生物技術是保持穩定的。
(3)糧食問題僅與作物產量有關,與制度問題、土地問題等無關?
黃大昉研究員認為,“只有轉基因技術才能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
中國農業和轉基因技術的關係是什麼呢?我認為,只有轉基因技術才能解決中國的糧食問題。
有資料統計,到2020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口要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億,這就意味著糧食產量還要增加四分之一才夠吃。但是,中國18億畝的耕地紅線不再減少已經很困難了,想要增加幾乎不可能,因此只有提高單位的糧食產量才能滿足需求。
1998年的時候,全國糧食產量超過5億噸,達到了歷史的最高水平。但是之後,每年糧食產量都在下跌,國家出臺了很多利農政策,但直到2007年的時候糧食產量才恢復到5億噸,2008年時達到億噸。我們用了10年的時間才使糧食產量維持了歷史水平,剩下不多的時間該怎麼辦?
中國的科研工作者把未來的砝碼壓在了轉基因技術上,這同時也是世界各國最為關注的方向。(黃大昉:《轉基因解決糧食問題》,載《北京科技報》,20090803。)
反對者則認為,中國糧食產量自1998年以來每年都在下降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的,1998年以來每年下降的是耕地面積,10年來耕地面積減少了超過1億畝,而糧食產量自2003年以來都在逐年增長,無論是糧食單產,還是水稻、小麥的單產平均增幅都接近或超過8%,小麥單產增幅甚至超過20%。也就是說,現有單產的提高,已經超過了轉基因支持者所宣稱能夠達到的增產比例。
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測算,畝耕地才能養活一個人,即人均耕地不能少於畝。聯合國給出的人均耕地警戒線為畝,但我國2 000多個縣級城市中,有666個縣人均耕地低於警戒線,其中463個縣人均耕地甚至不足畝。即使這樣,我國的耕地資源仍然在持續減少。國土資源部的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國耕地面積為億畝,其中建設佔用耕地達萬畝;經衛星核查,“十五”期間全國耕地面積淨減少616萬公頃,其中不可逆轉性的建設佔用耕地219萬公頃,年均新增建設用地萬公頃。(參見葉劍平、張有會:《一樣的土地,不一樣的生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唯一可取還是需要謹慎?(7)
“由於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投入減少,我國糧食生產一度陷入徘徊不前的局面。”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喻新安告訴記者,“1998年到2002年的五年間,中國糧倉河南夏糧總產徘徊在400億斤上下,一直沒有超過1997年440億斤的夏糧總產量。”
近幾年來,中央連續下發5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1號檔案,明確採取“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有效調動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