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伍德拉夫:不久就是北京民主示威10週年了。你在離京前夕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這些事情,我們都不希望它們再發生。”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朱鎔基:你說的是1989年“六四”事件吧。在中國,我們對此已經作出了非常明確的結論。直到今天,我們沒有改變這個結論。但是我確信,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了,因為我們現在有了這方面的經驗。

伍德拉夫:你認為不會再發生的事情指的是民主示威呢,還是政府處理的手段?

朱鎔基:因為我們相信,中國現在有了足夠的民主,所以我們認為,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伍德拉夫:中國對民主有什麼害怕的嗎?

朱鎔基:我為民主奮鬥了一輩子,因此,我覺得民主沒有什麼可怕的。我們要民主,我們也要法制,所以,在要求民主時不能違法。民主與法制應該同時發展。1989年發生的那場政治風波是因為他們要民主,不要法制。當然,我現在還不能說他們要的民主是不是真正的民主,或者他們要的是什麼形式的民主。

伍德拉夫:最後,朱總理,再問你一個問題。你將帶給世界人民什麼樣的資訊?或者是幫助人們瞭解他們所不瞭解的中國的哪些地方?你願意讓美國人民、歐洲人民、非洲人民或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瞭解中國什麼?

朱鎔基:我認為在美國當前出現的反華情緒中,調門最高的、最不瞭解中國的,經常是那些從未去過中國的人。所以我想,推動和改善中美關係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中美間進行更多的來往和訪問,讓人民之間更好地交流。這次訪美期間,我有機會會見各行各業的美國人民包括美國普通老百姓,我發現,他們都對中國表達了友好的感情。在一些問題上,包括國會議員提出的人權和西藏問題,他們聽了我的解釋後,也表示理解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因此我認為,如果我們能更好地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相互之間的瞭解,中美兩國關係就一定會得到改善。

伍德拉夫:朱總理,我們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非常感謝你,謝謝你接受我們的採訪。

朱鎔基: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借此機會透過CNN講幾句話:這次訪問中,克林頓總統和美國政府給予我們熱情款待,也給我們機會,使此次訪問成為一次非常有建設性和富有成果的訪問。我們訪問了你們6個大城市,與各界許多人士會面。透過此次訪問,我們深深感受到,美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懷有強烈的友好感情。因此,我藉此機會向克林頓總統、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也感謝你。

伍德拉夫:我還沒有問你此次訪問中你最喜歡哪個城市,以免在它們之間引起競爭。

朱鎔基:我喜歡所有的城市。

伍德拉夫:你說話很像一位外交家。謝謝。

朱鎔基:謝謝。第34節:接受日本記者代表聯合採訪(1)

接受日本記者代表聯合採訪

(2000年10月8日)

森保裕(共同社記者):今天承蒙總理在訪日前緊張的日程中擠出時間接受我們的採訪,我代表日本媒體表示衷心的感謝。由於中方的調查船等事件,最近的日中關係出現了一些波折,請問總理對日中關係的基本認識是什麼?此次是你出任總理後的第一次訪日,你最想對日本國民說些什麼?

朱鎔基:當前的中日關係總體上是好的,是朝著友好合作的方向發展的。當然,我們之間也有些問題,如軍艦的問題、海洋調查船的事情等。在我們看來,這些都不是大問題。我們對此事在日本引起那麼大的情緒感到驚奇。所以我上一次講過,這確實是關係我們中日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相互瞭解、相互信任的問題。如果不瞭解、不信任,那麼,一些小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比如說海洋調查船問題,本來中日兩國間的專屬經濟區就沒有完成劃界,是有爭議的地區,那麼,我們的調查船有時候到敏感地區去進行海洋調查,這在我們看來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但你們認為是大問題。所以,最近我們提出,如果你們感到非常敏感,那我們就少到那些有爭議的地區去。如果要去的話,我們建議建立事先通報制度。在8月底前後,中日兩國外交部門就這個問題談得不錯。但9月5日又有一艘海洋調查船去了敏感的地方,這艘船出去並不是我們有意的,我們高層領導誰也不知道,主管部門——國家海洋局也不知道。這艘船以前去搞調查的時候放了浮標,現在需要收回,根本不知道我們已經在談判建立事先通報制度。這件事情是一種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