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已經找到,衣裳全被掛破,肢體也殘損不堪,真令人目不忍睹。我原以為那谷裡沒有惡物,不想竟被撕得那般狼藉。我已搜尋到一些布片,將玉小姐露處掩好。玉老大人久病體衰,近來心緒煩惡,若再知道這般情景,豈不讓他傷心。我意不如就地將玉小姐裹屍入殮,以免久暴殘體,亦是你我對玉小姐一番恭敬。”

管事覺得事關重大,遲疑不決。

沈班頭又說道:“裹屍入殮之事,由我親手料理;玉老大人處,回去後亦由我去稟告承擔,想他也不會過多責怪。”

管事見沈班頭說得如此懇切,又想到這般周到在理,也就應允下來。他二人又商量一番,便派人分頭辦去。

第二天,白綢一匹,薄板內棺一口,均已運到谷內。沈班頭把從人全打發開會當谷內只剩下他一人時,才胡亂尋來一些石塊泥團,用白綢裹好,放入棺內,將棺蓋釘了,然後又叫來從人,將薄棺抬出谷口,這才在管事、家院、家丁、丫環們的護送下,正式啟運回府。

再說自從玉嬌龍在妙峰山山頂投崖,直至運屍回府,其間已經過了五六天的日子。

就在這短短的五六天中,關於玉嬌龍在妙峰山投崖殉母的事,已被那些香客傳遍京城,街談巷議,他烘我染,說得淋漓壯烈,已是家喻戶曉。傳聞自能生翼,飛向四面八方;傳聞有如滾雪,沾帶越滾越加。那些當時在場目睹的香客,把玉嬌龍在玉母靈前祭奠以及在崖邊向京城叩拜,說得如何虔誠,如何悲痛,如何莊肅,如何感人;把她投崖時又說得何等從容,何等壯烈。那些香客,本已極盡巧思,添枝添葉,繪形描狀,把玉嬌龍渲染得至賢至孝,幾使一部《烈女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