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可是南安玉真宮的聞忠大法引靈天尊卻派精石工匠趁河水乾涸之時精雕細琢,穿了洞眼,成了做橋,因此也叫一石橋!”錫維看了看,只一驚,又笑道:“我看可不像一石,倒有百個石了!”承釗笑道:“此乃因軒轅黃帝震碎了原來那座石橋,才成了今兒這番摸樣!”錫維聞言驚了一下。

方聞承釗嘆道:“這還是一段佳話!聽人談起,當年這引靈天尊與軒轅黃帝本是至交,南征北戰,親密無間,後來奉法天命,神州統一有半,黃帝爺爺受玉虛宮教命,與其他四位天帝被分在劈地開天太昊皇上帝處,輪治神州,而引靈天尊正也厭倦與世道,便隱居到這南安山建了座玉真宮,到了這世外之居,玉虛宮中,太爺爺憐惜他,把南安國賜給了他!”錫維笑道:“原來還有此佳話!”承釗笑道:“傳說還在後面呢!”錫維笑道:“師兄請講!”承釗方嘆道:“黃帝坐了江山後,便想請引靈天尊出山,同治神州,天尊竟跪下痛苦涕零,不想出山,而黃帝為之所感,與天尊同飲一夜,次日一早,引靈天尊送黃帝下山,一路送別,又依依不捨,直到這橋邊後,二人又同飲一碗,引領天尊把碗摔碎在橋上,這大橋竟被震裂,分成了十三快,黃帝一笑,又含滿了淚花,也將碗摔在橋上,這十三塊每每又碎成了十三塊,日月流逝,長年累月下來,就成了這副模樣!”錫維聽得入了迷,好一會兒,方嘆道:“十三?失散,好一段絕世佳話!”

張承釗一笑,卻又嘆道:“好了師兄,再往西便是南安府了,一逢是知己,天下卻沒有不散的宴席啊!”錫維點頭嘆道:“是啊,就此一別,後會有期了!”承釗便也拱手一笑道:“後會有期!”便揚長去了,而錫維只一笑,看了看天中之日,便縱獸去了。欲知後來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回王威龍有緣識良愛 劉全龍一上三清山

第七回

王威龍有緣識良愛

劉全龍一上三清山

詩曰:

風雨不盡天地寬,世事又非人心寒。

天下正義總惑亂,誰知源中有良緣。

保全身後忠義事,全龍初上三清山。

預可未知天下政,玄都幽界九旗展。

-------《憶河源》

如今再說說那王雪亮(字玉明,號威龍)了,天剛亮,見他已在竹林中練劍了,從前院進來個塵緣真人段代師,只笑道:“塵風蕭起竹葉飄,人惜玉顏共逍遙啊!”雪亮回頭見了,忙停下來了,只笑道:“師伯,你又在那徒兒尋開心了。”段真人笑道:“好了好了,師伯不對,你是練劍練瘋了!”雪亮忙笑道:“師伯要試徒兒幾招?”段真人笑道:“臭小子,和我對幾招,假裝受傷,要好東西吃啊!沒門!”二人方都笑了。段真人又笑道:“好東西吃倒是有的是,可不是咱們宮裡!”雪亮笑道:“師伯要帶徒兒出宮?”段真人點頭道:“是要出宮,只是有大事要做,不宜貪玩。”雪亮嘆道:“知道了啊!去哪兒啊?”段真人一拍他後腦勺笑道:“恆山,白雲宮!”

說來七賢已於雪亮快馬而來,段真人只在雪亮一旁聞雪亮喃喃道:“都是些老尼姑,有什麼好去的?”段真人小聲道:“噓,你不要命了,小畜牲,人家可是西方教傳到華夏後,在十三劍宗的第三把交椅上的修真高人,方才那話傳到恆真劍派耳朵裡,還不拔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雪亮輕輕笑道:“那又怎樣?我們可是華夏的大宗!”段真人笑道:“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人家也華夏子孫啊,又立足於十三劍宗之間,況且還受了西方教祖阿彌陀佛之法,本朝天子都敬她三分,你怎麼對付她?”雪亮只好撓撓頭笑道:“好了師伯,就別再唬亮兒了,亮兒知錯了!”

說話間入騎齊來,路旁碑上有“恆陽國界”幾個大字,又行了幾里,見座高山,有石門上寫著:恆山界三個字,道德真人勒馬笑道:“終於到了!”見山門出來十幾位皂色袍,白色帽,項有紅珠的女流之輩僧人,長者不出四十,少者才二十幾歲的,最前面的那個老僧,便是定逸師太,但見得:一身黑色袍,黑色冠,項有紅珠,足有僧履,不過六十餘歲,眉已霜白,這師太好遠便笑道:“眾位師兄遠道而來,貧僧有失遠迎,望乞恕罪。”眾真人等忙下了馬來,只行了個法禮道:“打擾了師太佛門清淨,還望贖罪!”師太只笑道:“眾師兄請!”便引諸位往山上來了。但見山路之上,幾番盤曲,師太笑道:“不知列為師兄親臨,有何要事?”韓真人笑道:“實不相瞞,貧道此來,卻有要事要見貴掌門人恆山真人。”師太方驚道:“失禮失禮,師兄們此行可是為了師伯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