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體。他成了一個被遺棄的、社會化了的小生命,一個懂得主觀和客觀的小意識。

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2)

主客觀意識永遠不會是真正的個人屬性,它是一種產物。社會化的個人,即那個“你和我”、“我和它”的個人,絕無真正的天真無知或個體情感。這樣的人只可能有一種情感,實際上只是一種感覺,由“我”和“你”、“我”和“它”之間的反應而產生的感覺。只有當“我”和“你”、“我”和“它”處在連續的統一體內,人才能有自己的情感,或者說,達到單純質樸的境地。

一般來說,人背離純真和整體有兩條途徑:一是古老的途徑,即貪婪或自私之途,即以“我”來吞噬“你”,從而結束連續的統一體;另一種是否定的途徑,即“我”想逃離自己,進入“你”或“它”,不再對在宇宙的組織中保持自己核細胞的光亮與活力負責。無論走哪條路,都是背離了純真,墮入虛榮的境地,醜惡的虛榮境地。這要麼是積極專制的虛榮,要麼是消極專制的虛榮。過去的戲劇中反面角色陷入了積極專橫的虛榮,而那些新的反面角色,那些仍被稱為聖人的人,或者至少被稱作上帝的傻瓜的人,正在消極專制的虛榮裡蠢蠢蠕動。他們還不肯獨自離開這個統一體,堅持要在那兒呆下去。這就跟眼睛硬要同鼻子擠在一起,組成一個整體一樣糟。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眼組織、鼻子組織的一個細胞,或者說是宏觀世界,即宇宙的心臟組織的一個細胞。

當然,幾乎在你引起生物組織壞死的同時,你便得到了惰性。所以說,一旦你打破了生物的連續統一體,打破了天真、純真的整體,你得到的便是物質主義,徹頭徹尾的物質主義。

同有生命的組織迥然有異的惰性物質是存在的:正如死去的原生質與活著的核原生質就大不相同。但有生命的組織可以對付壞死的組織,然而相反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壞死的組織除了使活的組織腐爛、壞死以外不可能對有生命的組織產生任何影響。這便是物質主義的主要觀點,無論是精神物質主義還是肉體物質主義都是如此。

有生命的連續統一體可以對付壞死的組織,也就是說,那些仍然保持個性、基本完整或純真的人能夠成功地對付物質世界。根據需要,他可以有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但就其核心而言,他總是那麼天真、純樸、完整。

逆向是不可能的。社會意識只能具有分析性、批判性、建設性,但不可能具有創造性;它有感覺,但不會有激情;有情感,但沒有真正的感情;它可以感知,但不可能存在。它總是由兩重性構成,但這兩重性卻沒有線索可尋。在長遠的跋涉中,這兩重性總是一面抵消另一面。所以說,無論是古代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還是義大利方濟各會的締造人弗朗西斯,到頭來都只有一個歸宿——虛無。

。 想看書來

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3)

人無法從虛無中覓得藝術。Ex nihilo nihil fit!但人卻可以在走向虛無的崩潰中、也就是在真正的自我退化為社會化的自我的過程中製造藝術。

這不禁使我們想起了小說家約翰?高爾斯華綏,因為在他的小說裡,我始終沒找到一個真正具有個性的人——全都是社會化了的人。Ex nihilo nihil fit!在不存在連續統一體,不存在純真個體的情況下,你是無法制造藝術的,因為藝術是統一體本身的暴露,純真的個體的核閃光。就我所見,高爾斯華綏的小說裡盡是些社會化了的人。

自以為純真並不能使你變得純真,自以為有激情也不會使你真的激昂起來。同樣,愚蠢或狹隘並不是純真的標記,縱情於聲色並不等於感情豐富。事實上恰恰相反。同樣,農夫並不一定比證券經紀人純真、質樸、具有個性;海員也不見得比教育家來得單純。說不定正好相反。農夫常常同癌細胞—樣貪婪,而海員則常常像爛蘋果那樣軟弱、腐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論《意識的社會基礎》(1)

T?布羅瓦博士常常以小冊子的形式發表論文和演講,從而作為一名獨樹一幟的心理學家而著稱於世。這些作品總是顯示出他創造性思維和發現的火花。這些論文的要點現在收集在這本重要的著作中,該著作是心理學、哲學和科學方法論國際圖書館新增的圖書。

布羅瓦博士是精神病學家中罕見的誠實人,從做人的角度來說的誠實人,這並不是說開業的精神病醫生通常是不誠實的。他們在理智上是誠實的,在職業上是誠實的,這一切都沒有問題,然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