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吹噓一番,這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很具有喜感!
“瞧你得意的,10億人口,一百人才有一個人買你的書,就得意成這樣!”梅豔芳含笑打擊他。
“這可是僅僅用了8天創造了100萬本銷售量,哪怕是世界級暢銷作家,也不外乎如此吧?”張少傑強調說道,“既然8天突破了100萬本的發行量,說不準最終發行量能夠破500萬,和香港總人口差不多的銷量!哈哈,這樣成績,放在香港的應該能讓所有作家啞口無言,群雄臣服了吧?”
少淮打岔道:“哥,你已經是第一了,誰不服你?”
張少傑愕然:“這……是Ⅱ嗣,張少傑早就是第一了!
在金庸退隱後,港臺作家稿費第一人是倪匡,倪匡的稿酬達到每年300萬港元。而張少傑僅僅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就能超過倪匡一年的稿費收入。
吉龍的一年的稿酬雖然不俗,有100多萬港元,張少傑半個月的稿酬,就能比得上古龍一年的稿酬。
這世道,誰和張少傑比稿酬的話,肯定是自取其辱!
無論贊同張少傑的水平也好,認為張少傑水平低劣也罷。但是誰都不能無視,張少傑創造了華人作家有史以來,最輝煌的稿費收益!
雖然目前來看,金庸身家有3億多,位居華人作家首富。但是人人都知道,以張少傑現在的賺錢速度,遲早要成為下一個華人作家首富。
金庸曾經批評張少傑,說他的小說中,總是經常的談錢,談現實。武俠小說中,人物錢財的來路交代的比較詳明,顯得有點市儈。不太符合,武俠小說成人童話的定義。但是張少傑知道,如果一味的將小說中的金錢、利益忽略掉,雖然“脫俗”了,卻不真實了。
金庸小說中,人物、情節,均是飽滿,唯一的缺憾是太文人味,對於金錢、物質上,很多地方一筆帶過,過於浪漫主義。
張少傑學習金庸的學識、文采、涵養,但是不學金庸的文人式浪漫。
“哈哈哈,走,去廚房端酒菜!慶祝老哥我,《大國崛起》破百萬銷量吧!”張少傑心情愉快道。
張少傑的心情愉快,影響到所有人。整個中午,一家人,顯得閤家愉快,笑語連綿。
(未完待續)
第189章 理查德的小說
11月初,從美國空運來的圖形工作站,已經到了寶龍電影公司。其實在張少傑看來,2010年一臺2000元的PC電腦的效能,也遠遠超過這個時代80萬元的圖形工作站。
計算機這個行業更新換代太快了160年代時,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在觀察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規律後,提出了“摩爾定律”說,當價格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效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效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這一規律,發表之後,激起了半導體行業極大的反響。
摩爾定律在20世紀一直是有效的。直到了21世紀初,計算機硬體技術發展速度逐漸進入了低速發展階段,那時候業內才逐漸認為摩爾定律已經失效。
張少傑雖然知道,這臺價值80萬美元的昂貴機器,一年半可以以一半的價格購買到,三四年後,則只要20萬美元。再過五六年只值十萬美元….不過,明知道這玩意貶值太快,但是為了現在與工業光魔之間的合作,張少傑不得不爽快掏錢購買IBM的圖形工作站。
張少傑到寶龍公司的時候。
IBM的技術人員與工業光魔的來人除錯、安裝好了裝置。張少傑來公司,只需在簽收檔案上簽字即可。
“如果有軟體問題,IBM會及時給予技術服務!如果硬體故障,需要返修,服務免費,但是更換硬體要收費的。”IBM公司的技術人員牛逼哄哄。
張少傑謙遜問:“香港的IBM分支地點,提供硬體維修嗎?”
IBM員工牛逼哄哄說道:“香港並沒有維修點,只有送到美國的IBM工廠,才會提供維修。”
張少傑撇嘴,心道,就你這服務態度,難怪IBM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競爭力低下,不斷被其他公司搶奪了原本屬於IBM的個人電腦市場!惠普、康柏、戴爾,都是做IBM個人電腦的相容機起家,但是這些PC相容機,後來,紛紛賣的比IBM的PC更暢銷。
送走了IBM公司的技術人員之後。
理查德.泰勒對張少傑擠眉弄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