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57 我才是主人

要不要滅人慾?

許文馨和薛大人的答案肯定是肯定的,因為他們的先聖就是倡導存天理,滅人慾,這是程朱理學的核心內容。

傅山想程朱理學有很多缺陷,但是心學沒有很倡導這個,就道:“可以去人慾,不一定是滅,因為人慾是滅不掉的。”

他話音剛落,下面可就炸開了鍋。

因為聖人都說要滅人慾,突然有人說滅不掉,那聖人為什麼可以成為聖人?就是他沒有*啊,滅不掉不是說聖人也存在*?

這怎麼可能?

這時人們對三綱五常是十分敬畏的,尤其是讀書人。

平民百姓就不提了,因為禮不下庶人。

在平民百姓中也沒必要討論這種理學上的事。

許文馨見多數人都反對傅山,心中漸漸湧現得意之情,心想聖人的話你也敢推翻?不是自己找死嗎?

林孝珏這時道:“既然問題是我提的,就應該我來總結。”說著面上眾人:“大家先聽我說,我再問一個問題,孔聖人和朱聖人,誰地位更高,誰的話更可信?”

薛世攀眉心一動,又有種不好的預感。

人群中因為林孝珏的問題哈哈大笑。

被林孝珏擠兌的無地自容的楊澤文這時道;“當然是孔聖人了。”

是啊,當然是孔子,儒家就是孔子創的,開山鼻祖,朱熹跟孔子比,就是個小學生。

“這還用說嗎?”

“當然是孔子。”

“就是,孔聖人怎麼能跟朱熹放在一起呢?朱熹是他的門徒。”

一直沒有出聲的薛大人忽然怒氣衝衝的問著林孝珏:“公主又有何高見?”

林孝珏道:“既然大家都推薦孔聖人,那麼我想說的是,孔聖人從沒說過天理和人慾的問題,天理人慾,勢不兩立,他知道這東西說不清楚,所以不說,因此他容忍人慾的存在。”

當然還有子見南子的典故可以證明,不過林孝珏沒有說,因為這有侮辱孔子之嫌,而且這段公案儒家的人也不承認。

她又道:“孔聖人知道人本就有*,滅不掉,所以都不提,那麼朱聖人作為孔聖人的門徒,妄自揣測先賢的意思,是不是很可笑?”

她敢說朱熹可笑?

上一個公然指責朱熹的人讓人皇上拉出去打死了。

眾人大嗶。

陳大人道:“你怎知孔子是因為滅不掉而不提?那時候可能還沒有涉及到這個問題。”

“您的意思孔子沒有朱熹見多識廣?”林孝珏道:“禮記樂禮中說,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這就是天理人慾的來源,公子克己復禮,你敢說他沒聽過這個概念?他是明知道,所以不說。”

譁!

引經據典,就可以有理有據了。

眾人大躁。

白梓岐等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著林孝珏。

薛世攀還是惡狠狠的盯著她的後腦勺,心想她可真愛出風頭啊。

林孝珏見薛大人和陳大人臉色大變,笑了笑,不容他們反駁,繼續道:“儒家講究的是中庸之道,何為中庸?中庸不是讓你庸庸碌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讓你不要過猶不及,滅是什麼消除,消滅?既然萬物又陰又陽,如果天理和人慾是對立的,就應該是一陰一陽,如果陰滅了,那陽如何生存?所以天理是什麼?天理就是人慾,滅人慾,就沒有天理。”

滅人慾,就沒有天理。

這話說的狠冽,但細細琢磨,有種振聾發聵的感覺。

陳大人見林孝珏把炮火接過去,知道她口舌特別伶俐,不堵不行,道:“那麼一個妻子不夠,娶個十個八個的都叫天理?逐財謀利,這些都叫天理?”

要想弄清楚存天理該不該滅人慾,首先就要知道什麼是天理和人慾。

天理是儒家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總和,人慾多指*和對金錢的貪婪。

這兩樣是儒家思想所鄙視的。

林孝珏道:“一個妻子不夠,還要娶十個八個小妾,不叫天理,也不是人慾,是這人很濫,但說到底,他傷害的只是他的女人和他的錢袋子,至於逐財謀利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天嚷嚷,皆為利往,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不能說是為了財和利,但也是為了衣食住行好過一點,難道一定要活得窮兮兮苦哈哈的才叫神聖嗎?如果神聖都是如此,我們幹什麼要進步,要學習,不如回到開智以前,茹毛飲血,那時候沒有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