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綠意和參天古樹,與周圍市區的三合土“森林”是一大對比。這只是我初睹英國公園的迷人景緻,與較小的聖佔姆士公園和偌大的植物公園相比,海德公園還是稍遜一籌。在莎士比亞筆下,英國有“翡翠之島”之稱,可謂名不虛傳。

在倫敦的頭幾天,我有沉重的孤獨感。在這個有上百萬人口的大都會中,我只是渺小的一分子。我乘坐一個多小時公共汽車,由倫敦中部來到和域治區,再到普隆斯達區的窩達士利路。幸好英國文化協會已安排另行運送我的大件行李,我只是帶著一個小小的行囊上路。

窩達士利路是公共汽車路線旁的一條三線行車道。下車後,向前行第四間半獨立平房,就是第十四號。這是一條城郊的寧靜小路,與大路相接,沿輕微的斜坡向上,是另一條小路。整個區域都是住宅,偶爾有行人、腳踏車和汽車經過。我帶著行囊和一顆孤獨的心,步向一間看來同樣孤獨空洞的住宅。

。。

Chapter05 獨立自主(1)

當以布林斯達為終點站的53路雙層公共汽車把我由倫敦載到我的未來住處時,我告訴自己:“這就是獨立生活了。”

當以布林斯達為終點站的53路雙層公共汽車把我由倫敦載到我的未來住處時,我告訴自己:“這就是獨立生活了。”

售票員在打票機上按了幾個按鈕,再把售票機旁的小手柄搖了一下,票就出來了。這種打票機,今天仍在一些路線上應用。這是我第一次乘坐這樣子的公共汽車,它將是我往後許多年的日常交通工具。

那些車票也很有趣。每張票上都有四個號碼,我就讀和域治理工學院的幾年間,每天都坐53路公車由普隆斯達前往和域治,車程只需五分鐘左右,我給自己做一個思考練習,就是分解車票號碼的質因數,如果我可以在下車前完成計算,就算勝利。但如果遇上一些大數字,像7873,我要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和89來相除,才能證明這個數字是否質數。大部分四位數字都不是質數,我要花差不多十五分鐘,才能算出我認為是質數的7873的確是質數。

由蘭開斯特宿舍乘車往倫敦,沿途經過不少名勝。公共汽車由牛津街轉過牛津圓環,下麗晶街,來到特拉法加廣場。廣場上,納爾遜將軍的銅像高高聳立,乃為紀念納爾遜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擊敗拿破崙的艦隊而設。這兒是倫敦的中心,首次遊覽倫敦的人,大都是循這路線觀光。我也只顧看窗外景物,把獨自生活的百般滋味暫擱一旁。

經過西敏寺大橋,右邊是國會大樓,左邊遠方是市政廳,這以後,就是倫敦東南部的廣大郊區,取著名風景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磚屋,間或有些小店鋪,此外就是大片大片綠野。這地區一般稱為公眾地(mons),也許是供蝸居在欠缺綠色空間地區的倫敦市民共享。

公共汽車一直往前走,彷彿已經駛出了英國,來到海邊。忽地看到一幢標上和域治兵工廠名稱的建築物出現在路旁。和域治在歷史上以製造大炮著名,但在20世紀50年代我在和域治理工學院就讀期間,已經停產。倫敦大學最著名的學院是大學學院、英皇學院、帝國學院和瑪麗皇后學院。這四家學院各有本身的課程和取錄政策,也遵循大學管理議會的一些共同守則。和域治理工學院現屬格林威治大學,仍位於和域治,在1953年,不算是家特別出名的學術機構,還設有一些非學術課程。

和域治佔地不大,只是一個大學城鎮的規模,入讀的學生全都獨自居住在出租房舍。我和許多同學一樣,住進一位房東太太的出租客房。這類學生房舍,本來都是民居,住一個家庭綽綽有餘,便將空置的房間分租給學生。我租住的這家,由學院方面安排。房東金馬倫太太孀居,同住的只有她那未婚兒子。

我起初住的是一個小房間,裝置簡單,僅能容納我的大行李箱和個人用品。後來一位印度租客退房,房東太太讓我住進他的房間。這房間比我原先住的大得多,有一個面向馬路的窗子。大概因我頗得房東太太歡心,才有此恩賜。房內有一張大桌子,我可以在上面攤開偌大的繪圖板,從容做我的工程繪圖功課。

此外,我還有足夠的空間擺放書本。也因此,當一名推銷員向我兜售一套《大英百科全書》時,我竟豪爽地欣然接受。他說我只需每月花有限的費用,就可以擁有全世界的知識。我在購書合約上簽字時,沒想到這會給父親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更沒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