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光陰如流水”,取其一去不返,“落花流水”,取其無動於衷,(至於“打得落花流水”則是取其破碎狼藉。)大概流水的用處不止如此,還有很多事物可以被喻,有待我們發現。

世上的事物太多,我們只對其中一小部分比較熟悉,若有人向我們談及一件完全陌生的東西,多半要從我們熟知的東西里舉出一樣來打比。“東飛伯勞西飛燕”,伯勞是什麼呢?老師說,伯勞也是一種小鳥,形狀和燕子相似,學生(國文課堂上的學生,不是生物課堂上的學生)就覺得問題解決了。比喻是以熟悉喻陌生,以已知喻未知。中國從前流行的比喻多半是北方人最熟悉的,如冰清玉潔,雪膚花貌;多半是農民熟悉的,如雞蟲得失,狗偷鼠竊。是不是因為中國以農立國,中國文化的發展又自北而南呢?是不是因為創用這些比喻的人熟悉冰、雪、雞、狗呢?

前面那一段寫“心中之表”的散文,也用了一個比喻,拿開啟扇面來比表面上兩針之間的夾角逐漸擴大。想想看,還可以增加一些什麼樣的比喻?記住,要用大家熟悉的事物去比陌生的事物,就像用大家都見過的扇面,比擬大家沒有注意到的表面上畫面的變化。

描 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