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急忙用用鏟子輕輕的刮掉石壁上的泥土。

初唐時,長江以南的廣大唐墓,多為豎穴式土坑墓,形式簡單,規模甚小,陪葬品多為陶瓷器皿,陶俑很少見。而北方地區則多為規模宏大的磚室墓,帝王的陪葬品大多數為“唐三彩”。唐三彩是專為殉葬打製的冥器,始於南北朝,盛行於唐朝,是低溫彩釉陶器,以黃,褐,綠為基本釉色,交錯白,藍,紫,黑,赭(紅褐色)等釉色,形成絢麗多彩的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並非專指三種顏色。它吸取了國畫,雕塑等美術工藝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裝飾圖案,線條粗獷而有力。

唐三彩的種類繁多,形式各異,有人物,動物,碗盤,酒器,傢俱,文具,等等器具,以動物居多。動物多為駱駝馬俑,或臥或佇,或揚足奔跑,或引頸嘶鳴,栩栩如生斑駁淋漓豐富多彩。人物造型的有侍女,胡傭,樂伎俑等均身著色彩鮮豔的服飾,造型生動逼真雕塑精美絢麗斑斕。唐三彩並不只存在於帝陵,由於它流行於盛唐時期,厚葬之風日盛,官府曾有過明文規定,允許在朝為官的一品大員至四品,均可隨葬一定的數額。但是,唐三彩的胎質鬆脆,防水效能差,只作為陪葬品,並不具有實用性,所以留傳於世的完整珍品少之又少,極為珍貴。

而由於它是低溫燒成,製作工藝不算複雜,製作原料隨處可見,胎釉配方早已公開,所以仿造的贗品也隨處可見,相同點也已經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只有專業的鑑定人員,透過對彩傭千百年留下的痕跡,才能進行真偽的判斷。

我現在內心完全祈盼墓室的開啟,一來可以大開眼見,增強對唐陵墓室各項知識的瞭解,見識一下自己一直渴望祈盼的傳說中的唐三彩;二來我們終於不負眾望,找到了下去地宮的方法,這樣對於營救月兒,完全是個天大的喜訊。我將石壁清理乾淨,就準備退回到地面上去,然後向師父報告喜訊。可是,就在我收拾好工具準備倒退出去時,明顯的又感覺到身後面有人。這次的感受十分的強烈,我心想:應該是隊友在上面等不及了,想要先下來替換我了。於是,我側扭著身子,對身後面的人說:“是誰下來了?我找到墓室了。”

結果,身後的人沒有回答,我以為是自己發出的聲音太小了,他沒有聽見。於是,就又問了一句說:“是誰啊?怎麼不等我上去,就下來了,這樣出去多不方便。”

但是,即使我提高了音量,而身後面的人仍舊沒有答話。這時,我的心忽的揪起來了,心說:難道身後面的不是自己人,還是,身後面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人?

想到這裡,我頓時感到脊背發涼,努力穩住自己的情緒,將身體扭轉的幅度加大,向後面望去。

結果,我看到身後的不遠處,有個白色的影子,忽遠忽近飄忽不定。我猛然的憶起了自己之前做的惡夢,寒意頓時從身上的每個毛孔竄出。

心驚的說:自己身後的東西,不會是鬼吧?

第四章 進墓

我在到洞內挖掘完畢,發現了墓穴的磚牆,正準備出去告訴大家這個好訊息。忽的察覺自己身後有人,便側著身體一看,結果,在身後的不遠處,看到了一個白色的影子,一直飄飄悠悠的與我保持有五步之遠的距離。

由於我身處的盜洞過於窄小,無論是逃命還是打鬥,自己都處於十分不利的狀態。我便將本派的“桃木符牌”從領口處拽出,然後試探的朝著白影的方向,也就是盜洞的出口處挪動了幾步。然而,我謹慎提防著的白色影子,仍然停留在原地飄飄悠悠。我見白色的身影沒有反應,便只好繼續緩緩的向前移動,慢慢的離白色的身影越來越近,然後看得也越來越清楚。

白色的身影就是一團白色的濃濃霧氣,看不清楚具體的形態,有些像人的身影,又有點像動物的體態,飄忽忽的堵在盜洞的通道處。我緩緩的湊到白色影子的近前蹲著,用手指輕輕的點了一下白色霧氣,就見白色的影子,忽的穿透過我的身體,向我的身後方向移去。

這時,我發現又有一團白色霧氣般的影子,飄到了我的近前,然後透過我的身體向後方飄遠,就這樣反反覆覆幾十個白色影子,相繼穿過我的身體,然後飄進我身後的墓室石壁內,消失不見了蹤影。

憑著自身的感覺,我發現,先前一直感覺自己身後面有人,便是這些白色影子散發出來磁場。心想:這一團團霧氣一樣的白影,竟然能有如此強烈的磁場,讓自己輕易就能察覺。難道說:這些白影就是傳說中的幽靈。可是,說是幽靈,我反倒覺得白色的影子,更像是霧化現象的產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