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身體。雖然所有的古訓都來自同一個本源,只要一形之於聲、化之為書,便成了文字的堆砌。但文字充其量只是一個指示牌,這一點我們在前面談過。所有古訓都是指往回歸源頭的路標。
我已經談過隱藏在你身體裡的真理。不過我想再為你把大師們失落的古訓,做一個總結——你又多了一面路標了。請你在讀這本書的同時,刻意地去感受你的內在身體。
身體實訓
你所感知的那個高密度的實體結構,那個難免於生、老、病、死的身體,並不究竟——它不是你。它是你對超越生死的本質實相的錯誤感知。這歸因於它與本體(存在)失去連繫後,所產生的心智侷限,繼而創造出身體做為它孤離信念的證據,並且藉著身體把它的恐懼狀態合理化。不過,不要因此棄你的身體於不顧。因為在這個心智所創造的幻相里,在這個無常、有限和死亡的象徵裡,隱含著你本質的和不朽實相的光輝。不要向你的身外覓求真理,因為真理就在你的身體裡面,此外無處可覓。
不要和你的身體對抗,因為這麼做無異對抗你自己的實相。你就是你的身體。你那可見、可觸的身體,只是一層虛幻的薄幕。它的底層有一個無形的內在身體,是通往本體(存在),進入隱含生命的門徑。透過了你的內在身體,你便與這個隱含的至一生命——無生亦無死的永恆臨在取得了不可斷離的連繫。透過內在身體,你與神永遠合一。
∽
往內紮根
關鍵在於和你的內在身體取得恆常的連繫——隨時隨地去感覺它。你的生命會因此而快速加深和轉化。你匯入內在身體的意識越多,它的波動就越高。這很像轉動調光開關,增加電流使燈光更亮一樣。在這樣的高能量的層面,負面的情感再也無法影響你了。而你也更加容易吸引能反射這個高能場的環境。
如果你儘可能地關注在身體上,你就會把自己錨定在當下。既不會在外境裡迷失自己;也不會迷失在心智的迷宮裡。某個程度的思想和情感、恐懼和慾望還在,卻不再掌控你了。
請你檢視一下,你這一刻的關注在哪裡。你是在傾聽我說的話,還是在閱讀書裡的文字。這就是你關注的焦點。你同時也概略地覺知到你處身的環境、和其他的人等等。另外,在你傾聽或閱讀的行為裡,還附帶了一些心智活動——一些心理評論。可是你不需要讓這些干擾,吸走你所有的關注。試試看你能否在同時間與你的內在身體取得連繫。保留一部分在裡面。不要讓它外洩。從內在,把你整個身體當做一個單一的能場來感覺。就好像你在用你整副身體傾聽或閱讀一樣。以後的這幾天、幾星期裡就做這個練習吧。(回家功課!)
不要把你全部的關注交給心智和外境。不計一切地專注你手頭上的工作。不過要在儘可能的情況下,感覺你的內在身體,向內紮根。然後再觀測它是如何改變了你的意識狀態和工作的品質。
當你在等候的時候,不管你等的是什麼,利用這段時間感覺你的內在身體。這種方式可以把塞車和排隊變成一件樂事。避免在當下之外,投射你的心智。藉著深入你的內在身體,而深入當下。熟練了內在身體的覺知藝術之後,你就能發展出一個嶄新的生活方式:一個與本體連繫的恆常狀態。為你的生命增加了前所未知的縱深。當你根植在你身體的內在之後,你會很容易地以心智觀測者的身份保持臨在了。不管外在發生什麼,你還是如如不動。
除非你保持臨在(進駐身體裡是它的基本功夫),你的心智會繼續地掌控你。你腦海裡習染多年的劇碼、你心智的制約,就會支配著你的思考和行為。你也許間歇地擺脫了它,卻鮮少持久的。這種情形特別發生在事情“出錯了”、遭受失落、或不如意的時候。你制約的反應,在這時候變得不自主、自動化,而且可預期,你會因此而得到主導心智認同意識狀態的基本情感:恐懼的滋養。
當這種挑戰來臨的時候——這是常情——你要習慣性地立刻進入內在,並且盡你所能地專注在內在身體的能場上。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幾秒鐘而已。不過你需要在挑戰出現的當時就這麼做。稍有遲滯,一個制約了的心理情感反應,就會趁虛而入接管你了。當你專注於內在,感覺你內在的身體時,你會在意識從心智撤離的同時,立刻變得寧靜和臨在。如果那個情境需要你做反應,你的反應會來自這一個更深的層面。你本體裡面的無上智慧就像陽光一樣,勝過心智的燭火不知凡幾。
每當你有意識地與內在身體連繫的時候,你就好比一棵紮根在大地的樹木,或是一棟根基穩固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