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的恐懼感或匱乏感。我們可以把快樂理解為透過肉體的享樂,而達到一種高度的快活感;或者透過某種形式的心理滿足,所獲致的更安全、更完整的自我感。這是從一個不滿或不足的狀態裡尋求救贖。他們從這些活動中所獲得的滿足感,勢必是短暫的。因此滿足和成就的條件,會再度被投射到此時此地之外的一個想像的點上。“有朝一日我得到了這個,或擺脫了那個——我就萬事OK了。”這就是創造未來救贖幻相的心智模式。

真正的救贖是成就、是和平、是生命的圓滿。它就是做你本然的自己。感覺你內在那個沒有對立的善。感覺本體自性圓滿的喜悅。它的感覺不是短暫的、會流逝的,而是一個常駐的臨在。所謂“認識神”,是認識到那在你之內,不假外求的最深本質。真正的救贖就是認識你自己是和所有存在的源頭——無時間、超越形相的一體生命——都是合一的。

真正的救贖是一種解脫的狀態——從恐懼、從受苦中解脫,從匱乏和不足的狀態所產生的缺乏、需要、求取、和攀緣之中解脫。它是從強迫性的思考,從負面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從以“心理需求”為形式的過去和未來中解脫。你的心智告訴你說,你無法從這裡到彼岸。你需要一個事件,或者在你自由和實現之前,你需要先變成這個或那個。事實上,也就是說你需要時間——你需要去找到、去釐清、去做、去達成、去獲取、去變成、或者去了解某一件事之後,你才能自由或者完整。你把時間當成救贖的手段,而實際上,時間卻是最大的障礙。你認為就因為你還不完整、還不夠好,所以你無法由本然的你,在此刻到達彼岸。而事實上,此時此地是你能夠達到彼岸的唯一的一個點。你體會到自己已經在彼岸的時候,你就“到達”了。你體會到你不需要尋找神的那一刻,你就找到神了。因此救贖沒有唯一之道:你可以運用任何情況,而不需要一個特定的情況。不過入口點卻只有一個:當下。離開當下,沒有救贖。你孤單,你沒有伴嗎?就從那裡進入當下。你在一份親密關係裡嗎?也從那裡進入當下。

你所做或所完成的任何事裡,最能讓你接近救贖的就在這一刻。心智很難理解這樣的說法,因為它習慣地認為未來才有價值。你曾經做過的一切,或被施加的一切,都阻擋不了你對本然說是;也阻擋不了你深刻地專注在當下。這件事你無法在未來做。你不是當下做,就是完全不做。

愛/恨關係

當你沒有取得臨在的意識頻率,以及在你取得臨在的意識頻率之前,所有的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就是殘缺不全而且徹底地的失能。也許有似乎完美的片刻,比如“在愛裡”的時候。可是外表的完美,終究難逃爭執、衝突、不滿、和情感或肢體暴力的遞增而劃下句點。似乎大多數“愛的關係”都會很快地以愛/恨交織的關係收場。愛在轉眼之間變成了野蠻的攻擊、敵意、或者情愛的完全撤除。我們視這一切為常情。關係便在“愛”與恨的兩極之間拉鋸,其間的拉輻在幾分鐘、幾個月、甚或幾年不等。讓你享受這樣的起伏,也讓你承受它的痛苦。雙方對這個迴圈產生癮頭,變成了家常便飯。這個劇碼給他們活著的感覺。一旦正/負兩極之間失衡的時候,負面和破壞性的迴圈遲早會發生,並且開始加速增強,那麼關係的瓦解便指日可待了。

你滿以為只要祛除了關係裡的負面或破壞性的迴圈,從此就一切順利、開花結果了——這無異是痴人說夢。愛、恨兩極是相互依存的,有其一必有其二。正極之中就已經隱含了尚未彰顯的負極。兩者都是同一個失能的不同面向。我現在談的是一般所謂的羅曼蒂克的關係,不是真愛。真愛沒有對立。因為它源自超越心智的層面。以持續狀態呈現的愛,就像有意識的人類一樣少之又少。不過當心智流產生間隙的時候,我們可能對愛有短暫而浮光掠影的瞥見。

我們很容易把失能歸之於關係中的負面情況,你也可能把失能的來源推在伴侶的身上而不在自己。它會以許多種形式顯現出來:佔有、嫉妒、控制、退縮、積怨、討公道、冷漠、自溺、情感的索求和操控、驅迫性的爭執、批評、判斷、譴責、攻擊、憤怒、無意識地對父母所施加的舊痛報復、暴怒、和肢體暴力。

在正向的一面,你和伴侶是“在愛裡”。起初這是一個有深度滿足感的狀態。你很深刻地感覺自己活著。你的存在因為有個人需要你、欲求你、讓你與眾不同,而突然間變得意義非凡,而你也對對方投桃報李。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你感覺完整了。這種感覺往往強到讓你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地步。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