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因此,運用你的內在身體,做為你通往隱含生命的入口。並且保持入口的暢通,好讓你隨時隨地都與源頭連繫著。對內在身體而言,無論你的肉體老邁或年輕、虛弱或強壯都沒有差別。內在身體是無時間的。如果你到現在還無法感覺到內在身體,就使用其他的入口。究竟而言,它們是都是同一個入口。有幾個我已經詳盡地談過了。我還會再做簡單的提示。

其他入口

當下可以視為一個主要的入口。它是包括內在身體在內的其他每一個入口的本質面。沒有深刻地臨在當下,你便無法存在你的身體裡面。

時間和外顯世界之間,與無時間的當下和隱含生命之間一樣,都是環環相扣的。當你透過對當下深刻地覺知而瓦解了心理時間的時候,你就會直接和間接地意識到隱含生命。直接的方面:你感覺它就像你有意識臨在時的光照和力量:其中沒有內容,只有臨在。間接方面:就是你在感知領域裡或透過感知而覺察到隱含生命。換言之,你在每一個眾生裡、在每一朵花裡、在每一個石頭裡感覺到神的本質。你體認了“萬有皆是,萬有皆有神性。”這也是耶穌之所以會在湯瑪土福音書裡,完全透過他的本質或者基督的身份說:“劈開一塊木頭,我在那裡;舉起一塊石頭,你也會在那裡找到我。”這句話的原因。

另外一個通往隱含生命的人口,是透過思考的止息所創造出來的。你可以從一個最簡單的動作開始。比如,做一次有意識的呼吸,或者處於高度的警覺狀態下注視一朵花,讓你在動作的同時不做心理評論。創造思想流間隙的方法很多。冥想的作用就在這裡。思想是外顯世界的一部分。持續性的心智活動,把你困在形相界的牢籠裡,同時架設了一道不透光的螢幕,阻擋著你對隱含生命的意識,阻擋了你對內在、對眾生萬物裡那個超越形式、無時間的神的本質意識。當你處於高度的臨在時,你無需擔心思考的止息,這當然是因為心智會自動地停止活動。所以我才說當下是每一個入口的本質面。

臣服——放下心理情感對本然的抗拒——也是進入隱含生命的入口。道理很簡單:內在抗拒切斷了你和他人、和自己、和你周遭世界的連繫。它鞏固了我執所賴以維生的孤離感。孤離感越堅固,你受困在外顯世界和獨立形式世界的程度就越深。你困在形式世界的程度越深,你的形式身份就越堅固、越難以穿越。入口封閉了。你切斷了內在向度,也就是深層向度的連繫。在臣服的狀態裡,你的形式身份軟化,變成它原本的區域性“透明”,然後隱含生命的光照才可以穿透你。

敞開你生命的入口,讓你有意識地進入隱含生命之權操之在你。與內在身體能量場連繫、深刻地臨在、撤離心智的認同、向本然臣服,這些都是你可以使用的入口——不過,你只需要用一個就夠了。

那麼愛必然也是一個入口吧?

不,愛不是。一旦有一個入口開啟了,愛就會以合一的“情感實現”臨在於你的內在。愛不是入口;愛只能透過入口進入世界。當你完全地陷在形式身份裡的時候,你不會有愛。你的任務不是去尋找愛,而是找到一個讓愛可以透過的入口。

靜默

除了你提過的入口之外,還有別的入口嗎?

是的,還有。隱含生命不是獨立於外顯世界的。它無所不在。可是,它又掩飾得天衣無縫,每個人都完全錯過了它。如果你知道怎麼找,它就無處不見。隨時都會有一個入口敞開。

你有沒有聽到遠方的狗叫聲?或者車子開過的聲音?仔細聽。你能感覺隱含生命在那裡面的臨在嗎?你不能?在聲音所源出和迴歸的靜默裡找找看。把多半的注意力擺在靜默上。對外界靜默的關注,創造了內在的寧靜:心智靜止了。一個入口敞開了。

每一個聲音都發源自靜默,也消逝於靜默,而它短暫的壽命也被靜默包圍著。靜默使聲音得以存在。它是每一個聲音、每一個音符、每一首歌、每一個言語裡本質而隱含的一部分。隱含生命以靜默臨在於這個世界。有人說靜默最像神,的確有道理。你只要注意它就夠了。即使是在交談的時候,覺察字和字的間隙、句子和句子間短暫的沉默。你這麼做的時候,你的內在就會長養出寧靜的向度。你無法在關注靜默的同時,內在卻不同步地變成寧靜。靜默在外,寧靜在內。你已經進入了隱含生命。

空間

沒有靜默,聲音便不存在,同樣的,沒有“無…物”(No…thing)、沒有可資存在的“無物”,物也就不存在了。每一個物體或身體都來自無物,都被無物包圍,最後也要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