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說誰誰誰就批評不得,也不是說只有誰誰誰才有批評權。但搞批評畢竟不是開黃腔,總得要有一條底線。有底線才會有底氣。這根底線就是“無知”,或者說,自知其無知,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敬畏。惟其敬畏,才要讀書。我在《春來不是讀書天》一文中說過,讀書原本因於恐懼——對未知世界和陌生世界的恐懼。這恐懼只有敬畏才能戰勝。什麼敬畏?先是對鬼魂的敬畏,後來是對神靈的敬畏,最後是對真理的敬畏。對真理為什麼要心存敬畏呢?因為真理是天下之公器。它不是哪個人發現的,不是哪個人的私有財產,也不掌握在哪個人手裡,只存在於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追求中,而且永遠沒有窮盡。心存敬畏,就是要明白,任何人都不是真理的化身,已知也不等於全知。與未知領域相比,我們整個人類其實都知之甚少,沒什麼可狂妄的。

中國的學術界卻似乎缺少這個傳統。在中國古代的“聖賢”們看來,真理是可以窮盡的。豈止是可以窮盡,而且是已然窮盡。唐堯虞舜,文王周公,“先王之道備矣”。只要掌握了那一套,就是聖人——人人皆可為堯舜嘛!那麼,我是堯舜我怕誰?即便當不成堯舜,流氓總做得了吧?那麼,我是流氓我怕誰?

沒有了敬畏,也就沒有了底線。除了怕強權、怕暴力,什麼都不怕,還怕你幾個讀書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連只雞都殺不死的,怕你個鳥!

一個什麼都不在乎的人,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