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部分

子,同意的話,敢情兒一個國家滅亡,罪過商山君一個人背了?那些賑災不忘中飽私囊的貪官汙吏、殺民邀功的官兵不予追究?這樣如何平息民憤?!後者的結果也是不言而喻,以前各方混戰,捐錢捐糧那是不得不爾,現在大局已定,不管誰做皇帝,這仗估計是不會再打了,這時候還叫高官富賈出錢出糧,這就是苛政!老百姓的死活與他們何干?現在你易鋒寒刀槍在手,誰鬧事你砍誰去!盤剝我們就不行!

易鋒寒自然不會妥協,也不能妥協,不管新的朝廷誰當家,舊有的政治體系不能一下子徹底割裂,但是也不能縱容**遺留到新朝,老百姓新遭變亂,也需要一些鮮血去平復他們的傷痛。至於安民本就是士大夫的本分,不管是否為官,不顧黎民的死活麼,易鋒寒也不會理會這種人的死活,服從調配的,就給一面金牌表彰善行,不服從的,抄家!

由此一來,偷偷逃往弘法郡的官員和富戶rì益增加,易鋒寒對此也不制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凡是偷跑出京的,統統除官抄家。

與此同時,隆北起義軍在沒有東東兒存在的情況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短短半個月,他們就統一了北宸、東州、粹華、隆北四郡,無論從兵力還是財力,都真正成為了足以抗衡三大千戶的強大勢力。

由於隆北起義軍長期轉戰北方四郡,雖然每一處都沒有長期佔領,但是卻在當地播下了便於統治的種子,所以北方很快就顯現出政局安定的局面,比之易鋒寒安撫鑾京還要順當。

接下來,隆北起義軍中的武德歸、嵇千石兩路人馬便輕裝南下,直達鑾京,與易鋒寒會師。雖然他們二人在易鋒寒面前保持著謙遜退讓的態度,堅決不參與鑾京的治理,但是兵力來去,此消彼長,雙方的實力已經悄然間轉換了位置。

………【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心】………

() 冬去chūn來,又是一歲風光。身處鑾京的易鋒寒卻沒有一絲的時間可以用來感慨rì月如梭,就連chūn節都是把家眷接來鑾京一起過的,而且匆匆吃了碗chūn娟親手調製的團年羹後,便出去辦理公事去了。

經過這些rì子的理政,易鋒寒對於國事充滿了厭倦,對於渭州也充滿了失望。這是他的故鄉,卻不是生養他的地方,他無法理解為什麼官員們勇於內鬥卻沒有一點公心,只是他在蜀州所看不到的景象,蜀州思想活躍、言論開放,卻絕少因私廢公的行徑,那怕是元成邑父子謀朝篡位,也透露出銳意進取、振興國家的抱負,可是在渭州呢?

新的政權雖然還未出現,但是亂局漸漸趨於平緩,四大勢力互相忌憚,各自保持著表面的和平,並未出現火拼的兆頭,鑾京局勢也變化了許多,易鋒寒再不是鑾京的實際控制者,在chūn善施的主導下,後夷遺臣們迅速轉換了角sè,從前朝的遺臣搖身變為當權的新貴,把國家的各個部門重新運作起來,如果僅僅是這樣,即使失去了權力,易鋒寒還是樂見其成的,為國死節固然是美德,但是一個國家如果管理因為政權更替而出現斷層,造成的危害更加劇烈,但是這些後夷的遺臣根本沒有任何振興國家的興趣,一個個都琢磨著在亂局中儘量爭取個人利益,原有的利益分毫不讓,新的利益錙銖必較,對於百姓而言,現在的情況並不比後夷時代好多少,改頭換面的後夷遺臣卻大發橫財。

被歸於商山君死黨的官僚們遭到了血洗,得到起用的官僚們每rì卻為了抄家的肥缺爭得你死我活,另一方面,由於戰亂之後導致的糧食歉收,國家庫存的糧食流水般消耗著卻得不到補充,作為一國都城的鑾京也隱隱現出了饑荒的苗頭,這個時候,後夷的遺臣們不是設法解決問題,而是利用職權為自己囤積糧食,使得糧食危機愈發臨近,更令易鋒寒不能容忍的是,自己和chūn善施被部分官僚當成升官發財的籌碼,白天還在易府索官,得不到應允晚上就到chūn府去表忠心,見慣了官場的chūn善施倒是能夠泰然處之,涉世未深、滿腔熱血的易鋒寒如何能夠忍得?

當然,透過與古夢崖的聯絡,似乎神州的官僚比這裡更為不堪,不過對易鋒寒而言,這並不是渭州官員偏狹自私、鼠目寸光的理由。

可是,易鋒寒不滿也罷,失望也罷,自己能夠如何?小時候求學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文武雙全、見識過人,朋友間閒談,一味的高談闊論、揮斥方遒、針砭時弊、貶斥古人,自以為換做自己,治理國家一定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渾然不知世途險惡,不在人事,而在人心。

治理國家也好,管理軍隊也罷,就算你有千般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