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寶寶不想要新爸爸,那咱們不找了。”

離異後的父母帶著“贖罪”和“補償”心理對孩子有求必應,要麼培養出一個自私驕橫、不會體諒別人的冷血孩子,要麼給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感情“負債”。這樣都容易加深孩子對自己“與眾不同”之處的關注,極大地妨礙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補償式的愛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兒童的情緒異常。

“都怪爸爸不管咱們,要不然媽媽也不會給你找新爸爸啊!”

離異父母對於新生活的選擇和追求,是需要與孩子溝通以得到他們的理解,千萬不要讓孩子產生誤解,進而出現偏激的心理和行為。

“給你找個新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不但不會減少,而且你還會多一個人關心和疼愛,你說這樣不是很好嗎?”

對孩子多一些寬容和疼愛,多跟孩子進行溝通。一些孩子拒絕父母再婚只是因為害怕爸爸或者媽媽再婚後對自己的關心會減少,害怕父母因此而不再愛自己,對此內心充滿恐慌。父母應明確地告訴孩子,即使再結婚,父母對他的愛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多得到一個人的關愛,使他感覺自己的生活不是悲苦淒涼而是健康美好的,他就會逐漸接受新家庭和新生活。

“媽媽和叔叔彼此相愛才會走到一起,咱們共同組建一個新家庭,這樣你就像其他同學和朋友一樣有一個完整的家了。”

完整的家庭孕育著力量和堅強、智慧和才能,是一所無法替代的好學校。而殘缺的家庭,則極易產生壓抑、枯燥、沉悶的氛圍,這種大人有意無意營造的氣氛,摧殘大人,更傷害孩子。

“媽媽有了新的幸福生活,大家都很快樂,就可以更好地關心你呀!”

好的父母,即使在離異後開始新的生活,也會盡量消除孩子的憂慮和擔心,讓他們體會到父母一如既往的關愛。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為什麼不跟媽媽姓呀?

華華快上幼兒園了,到幼兒園之前媽媽告訴華華:“寶貝,你在家裡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叫你華華、小華或者寶寶、寶貝,但是在幼兒園裡呢,老師就不這麼叫你了,知道嗎?”

“那老師會叫我什麼呢?”華華好奇地問。

“老師會叫你張華,也就是在你名字的前面加了一個爸爸的姓。”媽媽耐心地說。

“媽媽姓趙,那我為什麼不跟媽媽的姓,叫趙華呢?”

我為什麼姓“李”啊?

媽媽,你跟爸爸一個姓嗎?

這一問題其實也很常見,孩子在入學或者對姓氏初有認知的時候,就會對父母發問,這時候,父母應該一方面解釋姓氏的流傳是一種傳統,還要讓孩子不至於產生“男尊女卑”的想法。

“這是中國的傳統,大家都是這樣!我們不能搞特殊哦!”

對於我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採取批判地繼承方式。家長的這種回答方式只會誤導孩子,讓孩子以為所有的老傳統都是對的,都是應該遵守的,這樣會導致孩子遵循老傳統的盲目性。

“要是我們這樣做,大家會不習慣的!”

一些至今保持的傳統,對於社會和家庭穩定、人際交往都有積極的意義,媽媽應該讓孩子去體會這一點,而不是讓他們覺得傳統只不過是束縛大家的枷鎖。

“你要是願意,也可以跟媽媽的姓啊!跟爸爸的姓屬於中國的一個老傳統,它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了,所以我們不遵守也是可以的。”

讓孩子瞭解到隨著文明進步,人們對傳統在繼承中不斷進行改造。姓氏在過去承載著很多如“傳宗接代”的內容,是男性特權的一種體現。現在僅是一個符號,孩子的姓氏可由家長經公平商討後決定,孩子成年後,也有權選擇自己的姓氏。

“有一些風俗和傳統是落後的,咱們不用遵守;有些是可以幫助我們大家文明和進步的,是社會需要的,我們要保持!”

讓孩子對傳統和民族文化有一個初步認識,並且積極繼承好的傳統。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成長為一個受到民族文化充分薰陶的、健康上進的文明人。

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員在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和氛圍的同時,還要從小教育孩子認清家庭結構、家庭成員以及各家庭成員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使之明白家庭中的任何成員都是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樣不但有利於加強孩子對家的概念,而且有利於孩子從小認清自我,養成關愛家庭成員、尊敬老人以及愛護年幼兄妹的習慣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