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0部分

是在經歷了南京軍委會洩密事件之後,何應欽就對日軍情報機關的滲透能力極為重視。

他原以為自己收集到的那些兵力部署情況應該和第一戰區相差甚遠,畢竟那些情報都是一戰區兩個月前上報到軍委會的,沒想到兩個月過去了一戰區的駐防情況依然依舊,沒有半點改變。

何應欽相信,自己能查到的東西日本人同樣能查得到,畢竟日本人的情報收集能力擺在那裡,以日軍特高課對中國各方面的滲透,第一戰區的防守情況肯定逃不過日本人的眼睛。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誰都懂,更何況何應欽本就是一個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軍官,這一點怎麼可能不懂。正因為如此,戰鬥還沒開始,何應欽的心頭便蒙上了一層陰霾!(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二章:大戰開幕(求訂閱!)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六百八十二章:大戰開幕(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會議還在繼續,在郭寄嶠說完之後,何應欽起身說道:“諸位,委員長對此次作戰極為重視,來之前特意在官邸召見了我,並且做出了“保守要地,力圖持久,奠安內部,爭取外援”的指導要領,所以我們要按照此要領制定防禦計劃。”

接著何應欽又繼續說道:“當前敵情已相當明瞭,日寇大舉向晉南增兵,其作戰目的必然是奪取中條山,肅清黃河左岸,爾後進犯洛陽、潼關,以威脅我第5戰區之側背,或西窺西安。因此我軍應為確保中條山,經我和衛司令長官商議之後決定死守中條山,下面就請衛司令長官宣佈具體的防禦計劃。”

衛立煌當即起身說道:“諸位,此次作戰關係著豫西以及整個陝西腹地的安全,當為至關重要。然而我們第1戰區在失去了新鄉、開封等地之後,在防禦上已經很被動了,而中條山地區的地形又不利於長期固守。原因嗎大家都知道,那便是中條山向北、向西、向東之半圓形防禦線很長,但整個防禦縱深僅約50公里,因而不利於長期堅守。”

“此外,多數部隊部署於第一線,缺乏足夠的預備隊。而且背後是黃河天險,未預築一定數量的橋頭堡,以保障戰時的水上交通。更重要的是我們得到重要情報,顯示日軍此次出動了至少五到六個野戰師團以及大批的直屬部隊作戰,而我們以10多個軍的兵力對敵十萬大軍,兵力上也不佔優勢。因此我們必須在日軍集結完畢之前主動出擊,打破敵之進攻企圖,應制敵機先,積極實施遊擊,以粉碎敵之攻擊準備。”

接著衛立煌再次說道:“關於中條山的防禦作戰簡單的分為兩步,第一步,第93軍由北向南,第27軍由東向西,與中條山右翼各部隊協力攻擊高平、晉城、陽城、沁水間之敵;第二步,與晉西及第2以及八路軍綏察軍區協力,包圍晉南之敵而殲滅之。最低限度應確保中條山,而從我控制於中條山以北及以東之兵團協力猛攻敵之左側背,擊破其攻擊之企圖。”

“另戰區司令部根據日軍在山西省南部集結的情況,認為敵由中條山的東部沁陽、濟源和北部的橫嶺關、皋落攻向黃河岸邊垣曲的企圖已經明顯。因而決定,首先打破敵東、西兩路之進攻,於12月6日前以1個軍向東路的高平、博愛發動進攻,另以1個軍向以西之聞喜、侯馬、夏縣採取攻勢,以擊破敵之進攻。”

“此外當電請軍委會出面,協同第2戰區的晉西部隊向同蒲路,第5戰區在黃汜區以東的部隊向隴海路發動攻擊,牽制各當面之敵。還要請八路軍馬錚所部在晉北或者是冀北發動區域性進攻,以牽制華北方面軍其它部隊。”

然而,令何應欽、衛立煌等人沒有想到的是,日軍的進攻竟然回來的如此的快。12月7日晚間,自感穩操“勝券”的日軍,於傍晚時分突然一齊出動,由東、西、北三面“以鉗形並配以中央突破之方式”進犯中條山地區。幾個師團按計劃一齊開始行動,採用分割合作向中心攻擊。

東線,日軍原田雄吉中將指揮的第35師團主力、田中久一中將指揮的第21師團一部,在偽軍張嵐峰、劉彥峰部的配合下,沿道清路西段分三路向濟源、孟縣進犯。

西線,日軍安達二十三中將指揮的第37師團主力、井關仞中將指揮的第36師團一部、若松平治少將指揮的獨立混成第16旅團,約25000餘人,自聞喜、夏縣東南向張店鎮進犯。

北線,日軍清水規矩中將指揮的第41師團及池之上賢吉少將指揮的獨立混成第9旅團共約30000餘人,以中央突破之閃電戰術,由橫嶺關方面向橫垣大道西側猛攻。

東北線,日軍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