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世界和平為根本。首先以皇國為核心,建設以日滿華堅強團結為基礎的大東亞新秩序。為此,皇國自身必須迅速確立適應新形勢的牢固的國家態勢,傾注國家全力,為實現上述國是而邁進。”
國防和外交方針為:“鑑於皇國內外的新形勢,以發展國家總體力量的國防國家體制為基礎,充實足以完成國是的軍備。皇國目前的外交,以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為根本。首先將重心放在結束國事變上,綜觀國際局勢的變化。講求建設性的、富於靈活性的策略,以期推進皇國的國運。”
在《基本國策綱要》的指導下,為適應世界形勢演變,就在制定《基本國策綱要》的第二天,日本天皇裕仁在宮召開了大本營、政府聯席會議,制定了《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未完待續。)
第八百零六章:超負荷運轉的日本戰爭機器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八百零六章:超負荷運轉的日本戰爭機器(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具體的工作要領為:“積極處理中國事變,設法集政略戰略的綜合力量,尤其應盡一切手段斷絕第三國的援蔣行為,迅速迫使重慶政權屈服。關於對南方施策,盡力利用形勢的變化抓住時機加以推進。”
關於對外施策,在推進處理國事變的同時,以解決南方問題為目標,大致以下列各項為準則:“一、以對德、意、蘇政策為重點,特別要迅速加強同德、意的政治上的團結,大力調整對蘇關係。”
“二、對於美國,保持公正的主張和嚴謹的態度。因帝國推行必要措施而必然引起迫不得已的關係惡化,固然在所不辭,但應經常注意其動向,採取避免由我方主動增加摩擦的方針。”
“三、對於法屬印度支那和香港等地,力求徹底斷絕其援蔣行為,同時迅速迫使其同意我軍擔負補給任務部隊的透過和使用機場等,併力求取得帝國所需的資源。根據情況,可以考慮使用武力。對於香港,與徹底切斷緬甸援蔣公路相配合,強有力地推進各方面工作,首先迅速剷除敵對勢力。對於租界,曾先謀求消除敵對勢力和撤退交戰**隊,同時,誘導國方面,使逐漸收回之。”
“四、對於荷屬東印度,暫時利用外交措施,努力確保其重要資源。”
“五、南太平洋上原德屬及法屬島嶼,鑑於國防上的重要性,應儘量透過外交措施,使之歸我領有。”
“六、對於南方其他各國,應力求透過友好措施,使其同我合作。”
《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無疑將給日本的前途帶來深遠的影響,而促使決定本綱要的是日本軍部,特別是日本陸軍。這樣重大的國策,僅僅靠召開一次聯席會議,也沒有經過充分的討論就草草決定下來。
不過想想,日本提出這個看似瘋狂的《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也是無奈之舉。日戰爭至今已有三年,蔣政權雖已窮途末路,但仍未放棄抗戰。歐洲戰爭方面,舊勢力正在屈服於新興國家集團的成力,殘存者只有英國一國,形勢急劇演變當可預測。
而國抗日政權之所以尚未放棄抗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日本的國力估計過低和對第三國援蔣的依賴。因此,日本對此必須進一步全面集政略戰略方面的壓力,強化國內體制,以堅決的態度對付援蔣國家集團,謀求戰爭的迅速結束,即使“被迫”進行長期戰爭,也務期萬無一失。
另外由於世界局勢的不斷發展,日本對於自身的現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日本首相近衛磨的話說:“目前帝國的當務之急在於,迅速從歷來依賴英美的狀態下襬脫出來,以日滿華為基礎,大致以印度以東及澳洲、紐西蘭以北的南洋地區為一環,確立自給自足的態勢。今天正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尤其是考慮到將來美軍充實後的遠東政策和蘇聯國力充實後的動向,更是這樣。”
本來,日本的全部或部分石油、橡膠、特殊鋼原料、鐵礬土、皮革、棉花、羊毛、麻類、油脂等重要戰略物資必須依靠從美英及其勢力範圍內進口。
另外,堪稱工業基礎的工業母機,實際上也大部分不得不仰賴於美國。而這時美國已廢除日美通商航海條約,並對工作母機也實行了禁運,同時早在一年前就將石油、廢鐵追加到需要批准的輸出品專案。
經過認真考慮之後認為,作為對策,當務之急應當是提前大量進口主要物資。其一部分已經實施。於是,取得南方資源以擺脫經濟上對美英的依賴,鞏固自給自足的態勢,便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