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武力也是要依仗撒米萊勇士,可是沒有後援陷於險地如何辦?”
第40章 受阻的右翼
很快二位土王給了烏拉爾一顆定心丸:閣下帶著所有撒米萊騎兵先攻,目標是佔據分界溪流,而我倆各自派出五百名輕裝步兵在左右支援你,不讓敵人切斷你的退路。
而在你先攻的期間,所有信德士兵配合帶來的十六頭戰象就此整備好隊形,擔當你的後繼,“只要佔據那條分界大溪,把敵人逼退在我方戰線外,在這片荒漠當中他們必敗無疑!”
說到這份上,烏拉爾才答應結束進餐,而後要求所有族人上馬,“信士們、族裔們,跨上你們忠實的母馬,衝到面前六千尺外的那條大溪,擊垮阻攔在馬蹄前,敢於和撒米萊族爭奪地形的任何敵人。”說完烏拉爾親自上馬,抽出了佩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歷次血腥壯烈戰鬥裡,撒米萊騎兵還沒有丟過一匹戰馬,也沒有丟過一面盾牌。”
“安拉庇佑我們殺光對面所有的羅馬狗!”寫滿經文的戰旗下,人馬嘈雜洶湧,撒米萊家族的武士們挎著圓形的紫銅花紋盾牌,揹負著巨大的弓囊和箭袋,緊握手裡的戰斧或長劍,一個接著一個躍上馬背,爭先恐後地向那條大溪的方向奔去。
這會兒,雖然來自蘇爾曼山脈的風徹底驅散了這片大地原本的溼熱空氣,但馬爾卡渡口這裡依舊非常乾燥荒涼,潺潺流過的大溪兩側全是黑色或青灰色的礫石,太陽曬出的蒸汽一縷縷,像是水流般掠過,轉瞬無影無蹤。
最先和撒米萊騎兵們交手的,是高文先遣的烏古斯騎射團兩個中隊,雙方騎兵都列成牆形佇列,咒罵聲不絕,對著踏入大溪當中,在飛濺的水花裡互相揮刀劈砍,引弓射箭一刻鐘後,烏古斯騎射團的騎兵敗走。
“衝啊,衝啊,安拉至大,拿出昔日阿拉比亞武士的風采來!”烏拉爾沙啞著嗓子,舉著亮閃閃的大刀,不斷驅使著四周的族人衝過去。
接著,在越過大溪約一個半斯塔狄亞處,又有三個中隊的科馬洛伊騎射手奔來和他們交戰,又是激突了數個回合,對面又遺下十多具人馬屍體遁走。
這時順風順水的撒米萊族,已經完全渡過了分界大溪,而後烏拉爾凝目四周望去:這條大溪在這裡蜿蜒了下過去,己方左側是片崎嶇不平的岩石地,溪流在岩石間的峭壁裡切割奔騰而過,而中央和右側通往信德大川的,則是片廣袤的荒野,這塊該死的地方連樹木都沒幾棵。
所以烏拉爾很輕鬆就能看到趕來的羅馬大軍的架勢,他們中央位置排著密密麻麻的矛手方陣,近萬人擁堵在一段長約五千尺的地帶,構成個不斷緩慢向前移動的長方形,右翼是延伸成一條斜線的騎兵隊伍,而靠著大川的左翼似乎是他們的輕裝散兵和射擊手,也列成雙道橫線,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河岸邊的鬆軟土地上邁進著。
這群羅馬軍隊,距離自己還有大概一個古裡外(一羅馬裡等於現在的1。45千米),看起來十分焦急地朝這裡趕。
他們當然也知道爭奪這條溪流的重要性。
“可惜,敵人的右翼全是騎兵,待到他們趕到這裡時才發覺他們所佔取的對壘線全是片起伏不定的山岩;而羅馬狗的左翼散兵拉出來的陣線又距離中央過遠,超過了交戰的焦點區,再加上溪流阻隔,很難對我軍構成威脅。”深諳戰陣的烏拉爾迅速看出對方的弱點,看來對方的奇襲雖然某種程度達到了目的,但在此對壘還是勝算寥寥,“羅馬狗的皇帝根本不顧地形,或者在因為急速趕赴戰場而忽略斥候情報,此戰只增笑柄。”
戰象的鳴叫聲轟起,烏拉爾回身望去信德兩個土邦大王也將大隊主力的陣型給整備好了十六頭戰象在戰線上隔開來,每兩頭間便夾著一支步兵方陣,自遠處望去士兵們宛如一道道城牆,而戰象就是連結城牆的高大塔樓,鋪天蓋地後繼而來。
拉納和馬爾瓦親自坐鎮中央,盤膝在像座小塔樓般的象轎上,這二位面板黝黑身軀壯大,目光兇狠,纏頭上嵌著象徵王者地位的紅色寶石,身上的鎧甲和腰帶皆為金色,手裡握著帶著刺尖的權杖,這東西也是他倆驅趕坐下大象的工具,身旁有一名神射手,負責在象轎上發射致命的毒箭,而另外名則是投擲“天竺火”(類似硝火矛)的燃彈手。
大象下的全是信德土民士兵,大多人都持著銳利的竹矛,胸前掛著遮擋箭矢的甲片,赤足健步如飛,後方則是弓箭手們,他們扛著水牛皮做的大革盾,並揹著單體弓,戰鬥時將弓插在地上拉弦彈射,“這世界上沒人能抵擋得住信德箭手的大矢!”再後方,則是信德的戰車,沒錯,這絕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