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俗不同,抑揚不一。漢族等許多民族不忌雙胞胎,俗以雙胞胎為喜事,大吉大利。但古時漢族也有忌一胎生三子的。據《風俗通義》雲:“生三子不舉。俗說生子至於三,子似六畜,言其妨父母,故不舉之也。”現在,人們對一胎生多子已不再有什麼忌諱,多是顧慮、擔心如何能夠更好地撫養他們健康地成長。過去,也有一些民族很忌諱一胎生多子的。例如,雲南西雙版納哈尼族就特別忌諱婦女生雙胞胎,以為是怪異事,大不吉,須要“竜(lónɡ)”。由全寨的首領和主持宗教迷信活動的儒瑪下令處死嬰兒,驅逐嬰兒的父母,燒燬房屋,分掉財產。若當事人富有,可請儒瑪做九天“大禮”,大量殺牲獻祭,才可回寨居住,但一年內仍不得與他人交往,並從此不能參與全寨性的宗教活動,家貧者,無力做“大禮”,只好遷居他寨,或棲身山野。此俗現已革除。

(15)肚臍忌

嬰兒出生時,忌肚臍帶盤住脖子。民間俗稱“犯鎖”、“雙掛珠”等。是大不吉利的事情。俗以為此兒難活,或者即使活了,將來也要被扼殺或有上吊的厄運。東北一帶有“破鎖”的習俗。遇上“犯鎖”的嬰兒降生,要由產家的人將一把鎖頭鎖在臍帶上,然後將鑰匙交給助產士,由她把鎖開啟,就可以破災免禍了。等嬰兒安全生下後,產家還要向街坊鄰居討要七家的大錢(古銅幣),用七家不同顏色的綵線將大錢一一串起,掛在嬰兒項上,叫做“長命鎖”,直到六七歲時,才能摘下不帶。臺灣遇到“雙掛珠”的情況也深以為忌,嬰兒長大後,要多次請巫師禳災,以期消除災厄。

嬰兒的臍帶,忌小,忌臍中有血。否則,不吉。斷臍時,忌諱用刀剪。如非用不可時,應在懷中暖一會兒。否則,恐嬰兒中“臍風”。斷臍時,一般是先沐浴,後斷臍,忌諱先斷臍後沐浴,以免臍帶內進水。斷臍後,忌諱包裹得太緊太厚,忌尿浸溼,忌風寒邪氣。

臍帶間,據信藏有嬰兒的本命元神,所以,肚臍帶忌亂丟棄。否則不吉(參見本書“產地禁忌”一節)。舊時北京一帶還有忌臍帶五日落的。俗以為五日落臍的嬰兒,必忤逆不孝(參見《中華全國風俗志》)。

(16)性別忌

漢族俗重生男,忌生女。生男民間稱“大喜”,生女則稱“小喜”,或稱“如意”。又男曰弄璋,女曰弄瓦。俗諺雲:“生個男子滿堂紅,添個女孩年年窮”。“生個閨女,灶王爺噘嘴三天”。舊時,有溺女嬰的現象。其他一些民族也有此俗。塔吉克族生男孩,鳴槍三響或大喊三聲,祝其長大英武有為;生女孩則在其頭旁放一把掃帚,願其長大後善理家務。都是重男輕女的思想體現。由於俗重生男,諱生女。所以產婦生下嬰兒,忌問是男是女。一是怕生了男孩時,一經說破,萬一嬰兒不成活,就應了“樂極生悲”的俗話,會給家人帶來痛苦;二是怕生了女孩時,一經道出,被產婦聽見,會令她心沉氣悶,有傷身體和精神。如今,實行計劃生育,一對夫婦一般只生一個孩子,俗間仍還是以為生男比生女好。在“從妻居”的時代和一些“從妻居”的民族中,也有“俗重生女不重生男”的,如古代沿海一帶民族和如今臺灣高山族中就有此俗存在。

以上所談嬰兒始生禁忌,遠沒有概全民間對嬰兒初生時的諱忌。民間各處還有許多很細微的禁忌事項。有些禁忌雖屬極個別的現象,並不見得能夠稱之為一方一地的風土民情,但其中對嬰兒初生時的視察之重視以及由此而呈現出的占卜心理卻也是值得注意的,如民間盛傳的包公,就曾因其生時面黑且醜而被丟棄了。若不是其嫂將他撿抱回來,撫養成人,那“包青天”抑惡揚善,為民除奸的千古佳話,便也就無從談起了。可見民間對嬰兒初生時的狀態是很看重的,有時一些並不見得怎樣嚴重的怪異現象,也極易引起父母的諱忌,並且會因此而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為的是將來不致於受到他(她)的克害。如今,人們對生育的問題有了較為科學的理解,這類禁忌習俗,才漸漸失去了那種“瘋魔的威力”。

第四部分

第47節 育養忌

嬰兒初生,如果一切順利,安定下來,接著便是嬰兒的乳養和照顧了。在最初時期裡,嬰兒的發育和養護方面,也存在許多禁忌。因為這個時期裡,嬰兒的生命仍是很脆弱的,需要精心地照料,才能發育成長得好。這方面的禁忌,有如下一些:

(1)乳兒忌

浙江及沿海一帶,民間有嬰兒周天(24小時)討“開喉奶”,亦即“乞奶”的習俗。有些地區有嬰兒降生的第二三天,只讓其喝點甘草水或蜜水,不給奶吃。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