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青色人影從洞中緩緩走出,是名身高八尺,面色紅潤有如嬰兒的煉氣士,他身背長劍,手執一柄拂塵,一腳踏出,懸浮在百丈高空,幾欲凌風飛去,果然是位修為高深的煉氣中人。
青雲山人含笑望著拜伏在青雲山頂的眾弟子,微笑道:都起來罷, 我早就說過,修煉之人不需遵守俗世禮法,你等如何還是這般痴愚? 眾弟子依言起身,丹彤與他分屬師兄弟,因此並未下拜,捻鬚微笑道: 師兄總算是出來了,可是讓貴客等急了呢。
說著向蔣子興施了個眼色。
蔣子興心領神會,忙拱手道:山人請了,蔣某已在此恭候多時也。
青雲山人聞言微微皺眉,縱身落在了蔣子興面前,拱手還禮道:原來是蔣大人。
這倒是奇了,當此多事之秋,蔣大人不在廟堂為國綢繆,怎會有雅興來我青雲山?青雲門歷代與朝廷關係良好,青雲山人雖已下令不再過問晉國內戰, 表面上的禮貌總是要維持的。
蔣子興見他明知故問,乾笑一聲道:叛賊勢大,廟堂危矣,蔣某哪裡還坐得住?只得厚起老臉,前來青雲搬請救兵了。
還望山人看在青雲門與朝廷多年交好的情面上,出手相救呢。
青雲山人望了望他,緩緩搖頭道:蔣大人並非不知,當年青雲門曾與朝廷定下協議,朝廷許青雲山為我所有,我青雲門則保朝廷不受外辱。
如今是寧王舉兵,並非外敵而是內亂。
我青雲門出手管事已是壞了規矩,更何況近半年來,我門下精英弟子折損無數,青雲門犧牲巨大,本門對朝廷已是仁至義盡。
本山人身為青雲掌門,又怎能不為門派著想?難道蔣大人一定要我青雲門斷絕香火,才會滿意麼? 想起半年來青雲門的無謂犧牲,青雲山人不覺有氣,話也漸漸說得重了。
蔣子興正欲開口,丹彤已笑呵呵地介面道:師兄這話可就說得糊塗了,寧王起兵反叛雖說是晉國內亂,可內亂一起,外敵還不趁虛而入麼? 難道咱們非要等到晉國內外峰煙四起,這才肯出手相救?只怕到了那個時候,門下弟子傷亡更大,二師兄,你說是不是? 牟奇點了點頭,只說了一個字:是。
見這情形氣得丹彤直翻白眼,看來要靠自己這位二師兄是沒希望了, 忙向白素使了個眼色。
白素頓時心領神會,撲通一聲跪倒於地,流淚道:師父……求師父為素兒報仇。
她五名大哥都死於樓山關一戰,對晉胤是恨到了極處。
白素人美性格又好,在青雲門中人緣極佳,她這一跪,五百弟子倒有九成也隨著跪了下來,齊聲道:請掌門恩師做主,為死去的同門報仇雪恨。
蔣子興見士氣可用,忙道:山人。
丹先生說得是,若我朝廷不保, 秦國難保不會趁機而入,那時生靈塗炭,只怕非山人所願罷? 更何況山人就不想為死去的弟子報仇麼?那反王晉胤勾結外大陸邪派煉氣士,殺害我方多少修煉者?這份仇恨怎能就此算了? 青雲山人冷哼一聲,大袖輕揮,一股無形大力掃過了青雲山頂,將眾弟子硬生生托起:報仇之事再也休提,否則門規之下,爾等將同受處罰! 轉頭,青雲山人又對蔣子興道:蔣大人莫怪,吾觀當今秦君,並非好戰之人,秦國之內,各部落也非一心,又怎會輕易犯我?蔣大人的擔心只怕是多餘的。
至於晉國內亂,請恕我青雲門無力再管,青雲門下高手已折損將盡,難道蔣大人還要我門下這些年青弟子去送死不成? 蔣子興也是好修養,被他如此數落,卻是半點火氣也無,仍是呵呵笑道:山人怎說無力?難道山人忘了百年前青雲門曾用來力抗秦軍的青雲劍坊了麼?若是用它來對抗寧王,我方可期全勝。
蔣大人說得不錯啊。
丹彤鼓掌笑道:若不是大人提醒,幾乎連我也忘了本門還有這件好寶貝。
師兄何不請出此寶,也好為我門下弟子雪恨? 青雲山人搖頭道:師弟有所不知,此寶威力雖大,卻需二百四十五名弟子方能發動,而且發必破敵,否則自傷。
因為此寶太過霸道,恩師應劫之前,便已將其禁制在小周山中,已與小周山合為一體,並非你我之力所能拆分。
當日方青如以山河乾坤圖封印九神一脈,曾利用寶圖威力,在九神界內設下三三之劫,九九之災,比起宙界間所有的重劫,還要厲害數倍。
青雲門祖師雖也是九神一脈中堪稱高手的人物,卻也無力避劫,就更不用說是青雲山人的師父了。
丹彤聞言大為失望,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