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道難題:“古曲無音韻,如何和得齊?”本體大全,如何表達?對此禪師以“木雞啼子夜,芻狗吠天明”《五燈》卷11《延沼》作答。古曲不落世俗的五音六律,唯有不落世俗五音六律的音律才能應和。木雞之啼、芻狗之吠便是這樣的無音之音,無律之律,恰可應和那原本的渾整,原本的諧和。這無音律的音律,意味著跳出邏輯定勢,另闢蹊徑:“語不離窠道,焉能出蓋纏?片雲橫谷口,迷卻幾人源。所以道,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同上卷12《文悅》如果語句沒有新意,就會落入俗套,成為意義的障蔽,如同雲橫谷口,迷卻參學者回到意義之家。言不達意,機鋒不投,心靈不契,聽聞言辭者就會喪卻本旨,粘滯語句者就會迷失真意。浮山九帶中,有“理貫帶”,謂“以言顯道,曲為今時。豎拂揚眉,周遮示誨。天然上士,豈受提撕。中下之機,鉤頭取則”《人天眼目》卷2。 用來顯道的言語,只是為中下之機而設,對於穎悟之人,則毫無意義。語言新創不易,領會它更為不易,參禪者往往會在言說中迷失了意義,所以文悅索性借用兩句唐詩將其徹底剷除:“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古尊宿》卷40《文悅》其《示學者》雲:

赫日光中誰不了,底事堂堂入荒草?擔簦負笈苦勞心,從門入者非家寶。演宗乘,提祖教,千年枯骨何堪咬?南北東西歸去來,拈得鼻孔失卻口。《古尊宿》卷41《文悅》

自性“人人具足”,光明如日,人們卻不能了悟,而落於知見的荒草。由於 “不信衣珠”,以致於“千少萬少”《汾陽錄》卷中。於是“擔簦負笈”, “擔缽囊屎簷子,傍家走求佛求法”《臨濟錄》,到處尋求,殊不知“獻寶虧家寶,求金失自金”《汾陽錄》卷下,從各種感官之門得來的知識,並不是自己本具的自性。開悟的關鍵在於發現本具之佛性,不明此理,向外尋求,終究會毫無所得。宗乘祖教,正如臨濟所說的“枯骨”,一味咬嚼它怎能得到液汁與滋養?只有等經由了南北東西的苦苦尋求後,才能驀然明心見性,“拈得鼻孔”。明心見性之時,就會發現,語言文字已純屬多餘,在內證的境界裡,是得意忘言,不可說,不用說的。此詩形象地表達了臨濟宗禪人不依佛祖不依經,只依自家本來性的無依禪髓。

從對傳統佛學的繼承來看,臨濟禪的根本思想源於幾個方面:如來藏佛性、般若性空思想和中道不二思想。以《楞伽經》等為代表的如來藏佛性思想,強調佛性的圓滿自足性,使臨濟禪堅持自信自悟原則,不向外求,表現為圓滿自足的 “無位真人”思想;以《金剛經》等為代表的般若性空思想,強調萬法本質為空、世界本質為無的認識,從而影響到臨濟禪剝落一切虛幻之“衣”的“無依道人” 思想;中道不二思想,使臨濟禪獲得飢餐困眠日用是道的“無事是貴人”的詩禪感悟。關於如來藏佛性和般若性空對禪宗的影響,請參看《禪宗思想淵源》相關章節。 “無事是貴人”、“無位真人”、“無依道人”是臨濟禪最為深邃靈動生機勃發的方面,三者既有內涵的重合,又有各自的側重點,而一以貫之的,則是主體性的張揚。主體性使頂禮偶像者昂然而立,人佛平等;使尋言逐句者得意忘言,直契本體;使向外追逐者返照內心,頓悟成佛;使臨濟宗禪髓詩流宕著蓬勃的生機,原真地呈顯著物象,呈現出萬動歸靈寂、真空即妙有的感悟指向。

三、頌古詩

禪宗公案,據傳統的看法,早在五代時就有一千七百則之多。禪師對其中著名的公案詠唱,以表達自己的欣賞、領悟,形成了頌古。對公案用頌古形式來詠唱,禪宗史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是北宋中前期的臨濟宗著名禪師汾陽善昭的《頌古百則》。這種詩集一類的頌古風氣一開,很快風行叢林,緊接著便有云門宗雪竇重顯980~1052《頌古百則》,以及曹洞宗投子義青1032~1083、丹霞子淳?~1119、宏智正覺1091~1157 的頌古鉅製,其中重顯的頌古經由圓悟克勤《碧巖錄》的評唱,成為光耀千古的絕唱,頌古在禪林遂蔚為大觀。在這種風氣影響下,池州報恩光孝寺僧人法應,花30年時間收集頌古之作,於淳熙二年1175編成《禪宗頌古聯珠集》,收入公案325則,頌古2100首,禪師122人。元初錢塘沙門普會,用了22年時間,在法應的基礎上,繼續收集頌古,編成《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增加493則公案,共有禪師426人,頌3005首,從此頌古成為禪宗典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開創之功,則首推善昭。

1.汾陽善昭的《頌古百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