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天下時局這一套東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先了解資訊,然後綜合並分析資訊,再結合天下和小環境的形勢得出自己行動的方略,最終預測出自己行為所要達到的理想結果。事實上,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預謀準確無誤地達到了。但要想走出秦川,進取長安,進而統一漢朝的江山,始終是紙上談兵。這,也許是諸葛亮為鼓舞劉備的信心而誇大其詞了吧?
從《隆中對》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形勢的認識是十分準確、十分具有獨到見地的。
諸葛亮這番話的內容極其豐富,包括了這樣幾個方面:第一,講述了天下的形勢;第二,指出了劉備佔地與立國的方位;第三,論述了將要建立的蜀國的內外方針政策(包括對少數民族的政策);第四,預測了最後的結果與可能的努力方向。
西方的博弈論者在講述博弈論的時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參與行動者必須是有理性的人(或集團)。這就是說,博弈論只是一種研究理性的行動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形式理論;即這個參與行動者,他要會了解資訊、運用資訊、分析局勢,並且會預測自己行為可能得出的結果。在這種分析之中,他是理性的、睿智的,而不是感性的或胡亂來的。在上面的例子中,劉備當然也是一個理性的人,但對待時局的看法,遠不如諸葛亮,因為劉備早已入局,他是當局者迷;而諸葛亮卻暫時還在局外,所以他是旁觀者清。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掌握與分析資訊是博弈的首要條件(1)
讀諸葛亮的《隆中對》,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諸葛亮對天下形勢的把握真可謂是瞭如指掌——哪個梟雄是如何起家的?他個人的領導能力如何?他有多大的實力?當地的民眾情緒與條件如何?當然,還不只是“人和”這一方面的條件,還有“地利”與“天時”的條件。例如孫權有長江之險可以依仗,益州有山川之險可以憑藉,他幾乎全知道。別看他整天搖著羽毛扇,在隆中與幾位名士閒聊清談,在掌握資訊方面,他是一點也沒有閒著。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博弈對立方情況的瞭解,對爾後分析形勢和作出決策是何等的重要。
這一點,江東的孫權集團同樣知道它的重要性。
劉備採用諸葛亮的妙計,在博望一把火燒了夏侯惇的一半兵馬,又在新野的空城中放第二把火燒了曹操的大軍,然後帶著十餘萬老百姓渡江走避。因為他是在最前線與曹軍接觸的,所以知道曹軍的兵力和實力情況。而孫權遠在江東,只聽到曹操帶著八十萬大兵南征,具體的情況他是不清楚的。不知道就不能判斷自己是戰還是降,所以要派人去了解情況。他派出魯肅來到江夏,名義上是給劉表弔喪,實際上是透過劉備集團瞭解曹操的情況。
諸葛亮想要與東吳聯合抗曹,就請示劉備讓他跟著魯肅來到東吳,目的是說服孫權與劉備結成聯盟。
曹操的實力如何,對於東吳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這時候東吳的內部,以張昭為首的投降派,正在說服孫權投降曹操。孫權手下全部動員也不過二十餘萬兵馬,如果曹操果真有八十萬乃至百萬大軍,孫權是無論如何也難於禦敵的。
在同到東吳去的船上,魯肅一再交代諸葛亮,不要把曹操的實際情況告訴孫權,要他少說一些曹操的實力,不要嚇著孫權,怕他因此會倒向投降派一方。
然而諸葛亮做出的卻是一種反常的舉動,他反而誇大了曹操的實際力量。
當孫權問他說,你們劉皇叔曾經同曹操打過仗,一定知道曹操兵力的情況,曹操的兵馬究竟有多少的時候,諸葛亮卻發起“唬”來,說曹操的軍隊有一百萬人,而手下能夠打仗的將領,少說也有一兩千員大將。
這話把孫權嚇著了,但又有些不相信。諸葛亮不顧魯肅如何使眼色,還在添油加醋地嚇唬孫權。
孫權又問:“曹操這次南來的意圖是什麼?”諸葛亮回答說:“當然是來打你江東,不然他南來幹什麼呢?”
孫權再問:“與曹操戰與不戰,請您為我決策一下。”
諸葛亮便說:“你要是能打得過就打,打不過乾脆就投降得了。我們劉皇叔是沒有辦法才逃到荊州來的!”
孫權聽了諸葛亮的話,感到又惱火又喪氣,他問道:“要是真的像你說的那樣,你們劉皇叔為什麼不投降呢?”
諸葛亮的回答更有意味:“當年在劉邦奪得漢朝天下的時候,齊國的田橫和他的五百壯士不堪受到侮辱,集體自殺。我們劉皇叔是一個英豪,加上又是皇族出身,他哪裡會投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