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比比皆是。喇嘛邊誦經祈福邊印製經文,此非數字排版印刷系統所能。有些東西,先進技術就是無法與之扯上干係。
兩名新來的小喇嘛正在除塵並重新整理印刷版。這是一種書庫。這裡可沒有資訊網路儲存器,只有用木頭和犛牛皮製成的盒子,但卻十分牢固,不怕酷暑和嚴寒。每個盒子內都裝有一部經文。
一隻黑色的犛牛皮盒子被從架上取下,輕輕地放在桌上。一部古老的經文(此類經文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部)被包裹好,放回盒子。只有在照拂嬰兒時,人們才會如此輕柔入微。這部經文,世上獨一無二,沒有複製品,只有原文。它叫“香巴拉經文”。
六世班禪羅桑?巴丹?益西撰寫了《香巴拉經文》。扎什倫布寺一直都是班禪的駐錫地。班禪的主殿就在這裡。殿內儲存著最後一部珍貴的古代《香巴拉經文》,輕易不會示人。
該經文至少寫到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可以將經文理解為旅行指南,指引人們踏上尋找香巴拉神秘王國的征程。這個王國在西方文學作品中有時被稱作“香格里拉”。所以,第一次看到此經文時,會把它當做嚮導圖,指引人們踏上西藏版的奧德賽之旅——漫長而充滿艱難險阻的旅程。
《香巴拉經文》描寫的地方有“毒藥湖”、“鬼怪湖”以及“百座天黑後會發光的山”(一種喜瑪拉雅山北極光的自然現象)。這些山水在阿里都存在。阿里在西藏最西邊,一個遙不可及的地區。沿著《香巴拉經文》嚮導圖,肯定可以到達這些地方。在此次行程中,我就找到了這些地方,它們確實存在。但是,問題還是沒有答案——經文真能帶人進入香巴拉王國嗎?
第二層次,也許經文根本不像它字面所表現的那樣,是一本旅行指南。另一種解釋是,它是一幅意識嚮導圖,為每個個體的心路歷程指引方向。在這一層次上,對《香巴拉經文》的理解變得更加複雜。它教導每個人如何遏制消極能量,並將其轉化為積極能量。但是,我們能做到嗎?
還有第三個理解層次,認為《香巴拉經文》是有關未來事件的神諭,是一種諾查丹瑪斯式的預言。對此許多人可能不屑一提。然而,也許在我們不知不覺之中,有些事件已經發生了。
經文預言了卡里時代(又稱毀滅時代),宣告一個國家,特指在西方的一個國家,奉行宗教、政治上的不容忍意識形態,企圖將世界統一成一個帝國,設法將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強加於其他的國家和人民,而對自己轄區內人們因貪婪而相互殘殺的事實熟視無睹。控制資源,犧牲他人利益,以維持自己的驕奢淫逸是該帝國擴張的根本前提。破壞環境成為這一程序的組成部分。
弱勢民族的呼聲無人理會,於是,他們用游擊戰術予以反擊,以暴力手段應對該帝國的擴張。在全球範圍內,帝國的宗教價值觀和政治意識形態被強加於弱勢民族頭上,而後者則採用難以想象的方式對抗其強大攻勢。他們迴歸洞穴,打通山脈,建立地道網路。正當的辦法已經用盡,於是,他們轉而付諸於極端手段。經文特別預見了恐怖活動的興起。一些對經文的學術性詮釋指出,引發卡里時代的導火索將出現在中亞地區,就是今天的阿富汗。
消極行為滋生消極反應,進而引發戰爭和苦難,週而復始,無可逆轉。對物質主義所具有的強大驅動力的崇尚,支撐著一個極其先進的經濟體系。在這一體系中,人類的無知、短見、貪婪得以氾濫,暗流湧動,迴圈不止。在這一暗流推動下,充斥著戰爭、恐怖、瘟疫的卡里時代來臨了。
只有當新的世界秩序建立起來時,這種惡性迴圈才能終結。新世界秩序的建立需要徹底打破舊世界秩序賴以支撐的思想構架。經文預見,人們共同努力,以積極的意向戰勝消極的力量,開創一個和平、生態平衡、人人有尊嚴的未來。這個未來就是香巴拉。
《香巴拉經文》描述了通往“域外之域”的途徑。該地似乎不可抵達,但實際上是可以到達的。經文給出瞭如何到達那裡的建議。在《香巴拉經文》中,寫在過去的預言關乎著未來。《香巴拉經文》之所以有這樣的預見力,是因為它是某種神諭,是無價之寶。
《香巴拉經文》在網路上是無法搜尋到的,所以不必在那上面費心。它在世上僅存一部,為紙質經文,儲存在扎什倫布寺的經文庫中。經文在這裡,非常安全。
喇嘛精心地用一塊橘黃色布料包裹好古老的經文,把它塞回一隻浸透了油的黑色犛牛皮盒子中,接著將盒子小心地擺在一個木桌上。桌子浸潤在藍色的酥油燈光中。喇嘛進了隔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