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想到大千世界的各個角落去看一看。”含光想了半天,只憋出這一句話,“想要把書上說的那些名勝古蹟都看遍了,想要探索生……生命的許多奧秘。”
其實她是想說生前身後的一些謎團的,還好,臨時給改口了。
楊老師也無語了,沉默了半天,說,“那你這個,可能是要找個有錢的旅遊家做丈夫才能實現吧?——我看就是你找何英晨那都夠嗆。”
含光也覺得,這個理想現在基本上就是空想,世上又沒有個職業是供給人專門四處旅行的。但她倒可以肯定自己不想做什麼,“讀儒學系出來都是要進政府的吧,我不想當官……”
“那就好。”楊老師很欣慰,“當官有什麼好的,不皮厚心黑根本爬不上去,我們不當官。”
一大一小糾結了半天,楊老師建議含光學金融,日後經商。但含光對自己的‘天賦’深有信心,她覺得自己肯定勝任不了,只能被坑死。
社會科學類雖然聽起來挺好,但有個很大的問題——就含光的情況來說,就業比考古系還沒保證。而且社科系最終很多還是落腳在政府部門,算是儒學後第二大熱門的官員出身。
法學系是很賺錢,現在是法治社會了,這一塊的職務缺口一直不小。可惜做法律的門檻高,學費貴不說,你沒有出眾的天分和過人的毅力,畢業十年後都熬不出來,而且這行業幾乎沒有女性。
最後楊老師只好提出,“不如先拿考古系保底吧,若是考古系,你分數線過了,別的都是走過場。實在不行你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