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狀似無意的道:“對了陛下,上次匡國節度使兼許州刺史高季昌上書陛下,請求出鎮延州,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高季昌想要出鎮延州?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朕怎麼不清楚?”朱友貞有些驚訝的道。
張漢傑連忙應道:“就是兩個多月前的時候,那時候臣還特意向陛下稟報過此事,難道陛下忘了?”
朱友貞皺眉回想,忽然回想起來,道:“是了,朕差點忘了。對於此事你是怎麼看的?”
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
兩個月前高季昌上書請求出鎮延州,不過奏書在崇政院時就被敬翔等人給否決了。
對敬翔來說,中原這處是非之地遲早要淪陷給吳國或者晉國,梁國的唯一出路就是關中,而要守住關中,就勢必要守住關中以北的延州等地。
這樣一處對未來梁國極為重要的地區,敬翔等人怎麼可能會將其交給高季昌這麼一個野心勃勃之人呢?
可惜敬翔雖然名義上是梁國宰相,但實際權利並不掌握在他手中。
他雖然否決了高季昌的提議,但在張漢傑等人的堅持下,奏章最後還是呈遞給了朱友貞。
不過那時候正是與李茂貞議和的關鍵時期,所以朱友貞對高季昌的奏章僅僅是簡單看了一遍,並沒有做出批示。
後來時間一久更是將此事忘在了腦後,若不是張漢傑再次提起來,他就真忘了。
“陛下,臣以為高季昌的請求可以應允。”此時,面對朱友貞的問題,張漢傑沒有多想便答道。
對他來說,高季昌是不是有野心並不重要,這個年代誰沒有野心?
就是他自己也有野心,那就是一直得到皇帝的信任,並且永遠把持梁國的大權。
在張漢傑看來,而高季昌的野心應該就是做一個實權的節度使。
只要他不造反,不謀亂,老老實實的為梁國鎮守邊境,就算給他一個節度使又能如何?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高季昌許諾給他的巨大好處,若非如此,張漢傑也不會這麼賣力的幫他說話。
一旁趙巖的情況和他一樣,也是收過高季昌的好處,這時候自然要出來幫其說話。
“臣附議。延州地方偏僻,人口稀少;而許州卻地處中原,經濟繁盛;以許州換延州,這對朝廷來說大有好處。”
朱友貞見兩個心腹都主張同意高季昌的請求,頓時皺眉不語。
最開始時,朱友貞還想著堅守中原,對於退守關中的策略沒什麼興趣;若是在那時候高季昌提出來願意用許州來換延州,朱友貞肯定會很高興的表示同意。
不過自從定下退守關中的策略之後,朱友貞反而想開了,中原之地雖然繁盛,但以梁國如今的實力,的確無力做到同時對抗晉國和吳國,唯有退守關中才是上策。
這樣一來,延州對於梁國將來就有著重要作用,自然不能交給高季昌。
朱友貞皺眉不語,張漢傑二人頓時明白他的想法。
趙巖開口勸道:“陛下,臣以為高季昌此人雖然有些野心,但他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延州靠近胡地,局勢複雜,紛亂不休,必須要有強力人物才能鎮守得住。而高季昌當年擔任荊南節度使多年,守衛邊境之地,頗有成效。陛下何不讓他去鎮守延州呢?”
當年高季昌鎮守江陵,雖然中間有段時間與蜀國眉來眼去,大有脫離梁國的態勢;不過總的來說高季昌還是成功的起到了作為梁國南方屏障的作用。
之後江陵失陷的責任也並不能全部壓在高季昌的頭上,畢竟吳國勢大,梁、蜀兩家的聯軍十多萬人都未能敵得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並不能因此就否認高季昌鎮守江陵的功績。
想到這,朱友貞的臉色稍微好了一點。
張漢傑接著道:“陛下,這些年高季昌在許州,一直兢兢業業為陛下籌備錢糧,提供軍士,如此忠心為陛下效勞,可謂勞苦功高,臣以為可以讓其出鎮延州。”
朱友貞沉吟片刻,這才答道:“也罷,既然兩位愛卿都為他說清,那朕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不過朕還有一個要求,若是他能做到,那朕就允許其出鎮延州。”
張漢傑心中一喜,連忙問道:“不知陛下還有什麼要求,臣定當轉告給高季昌,讓他盡心竭力為陛下辦好。”
朱友貞道:“朕的要求並不算高,這一此惠王謀反,命他率領許州的軍隊出征,若是能在一月之內平定叛亂,那朕就答應他的請求;若是不能,那此事就作罷。”
“是,臣定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