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液體,一種含著鹽分的道具,一種讓習慣同情弱者的中國人一不小心就換種立場體諒人的暗器,但之於中國足球的風花雪月時代已經過去了,“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我不會因為你哭了就改變觀點,畢竟一個人的眼淚比不過3月20日夜那場傾盆大雨,畢竟一個人的眼淚濃不過26年中國球迷的淚流成河。
想起小學時候讀過的那篇英語課文,所以我只能借用閻掌門對湖北球迷的稱謂對他說:“兄弟,我不相信鱷魚的眼淚”。
李承鵬:閻掌門的昨天 今天 明天
第一次看到閻世鐸,是在無錫女足錦標賽,那天的天氣與今天的武漢一樣,陰冷而潮溼,但是身材高大的閻世鐸先生一席話卻沖淡了因國奧失利給每個人內心種下的陰霾。
“中國足球會有明天,對此我深信不疑,”他甚至在隨後的採訪中對我說:“不管前面是萬丈深淵,還是地雷陣,我都將義無返顧地走下去——我把烏紗帽拎在手裡”,我知道,他引用了我們敬愛的###總理就職演說中著名的一句。
時間大約是在2000年12月1日,令我興奮的是:這不僅是新任足協主席閻世鐸對專業報紙接受的第一次專訪,而且他敏捷的思路,引經據典的談話,熱烈而穩重的前景描述讓一個記者彷彿真切地觸控到美好而偉大的中國足球的明天。
這是昨天;今天,也就是3年零4個月後,國奧再次失利。這讓我很像經歷過一場擁有崇高名義戰爭計程車兵,卻在慘敗後感到無比虛無、疲倦。
其實我的困惑不在“昨天”,也不“今天”,而在於“明天”。如果這世界上真有“讓歷史告訴未來”,那麼“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