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覺著中國俱樂部那些個裹足布名稱確實有點濫,但實質還是“英雄主義”與“屙屎主義”——你以為你把名稱中性化後就真米蘭雙雄?王小二改了名字還是王小二,跟著英雄蹲下了並不見得就成了英雄,中國那些靠倒騰大蝦、販賣摩托車起家的老闆們,你要真不讓他把名字寫在大旗上行嗎?如果像美國職業大聯盟取些個很文化先鋒的“XX風暴隊”、“XX革命隊”,感覺不像一足球隊,倒像一文革造反隊或老邁了的崔健鼓弄出來的搖滾玩意兒。
我曾經舉過一個不太準確但很形象的例子:中國足協就像一隻奔跑在翻滾車上的小白鼠,無論小腿兒怎麼輾轉騰挪也翻不過山去。如果臺下的人鬨堂大笑他還不幹,還一臉韓復榘:“老子機關槍把你們全突突了”,越嚴肅就越幽默;終於有一天一個足協官員跑來警告我,“這是秉承總局的意思”,這讓我想起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年的一句話並當即轉贈給這位足協官員:“下級對上級不折不扣的執行命令,就是最大的怠工”。當然後來果真出臺了上峰“堅持三從一大”的指令,所以很不幸,這兩天國奧小將們正在昆明吐著舌頭繞著場地跑圈,並被要求每週寫一篇思想彙報:“我們要跑死韓國隊”云云、云云。
我手裡的一份國際足聯技術統計表明:韓國隊在世界盃上90%的技術指標名列前五。這證明人家並不是像畜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