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的是以儒家穩定的倫理秩序與人情之常為基礎的美學觀。我在回去之後找了一下資料,發現確實如您所言。”馬家明說,“他們在藝術上呈現了與其他時代與不同的“樸厚”,在那個時期,無論是在書法上,還是在繪畫,畫像石,詩歌中都可以看到這種觀點的貫徹。在漢代樂府詩中常見的“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努力加餐飯”,用的是最為質樸的語言表達方式來表達著對於親人的恩愛或祝福。那個不尚奢華,安分為人的時代,我想,在這些句子之中所包含的這多麼厚重情感!”

“而且,我注意到,在漢代的許多石刻,壁畫,明器(名號與車服儀制,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用以別尊卑貴賤的等級)之中,所表達的世間的最為多的就是,也就是平凡而又普通的庶民世界。在四川德陽縣出土的和從四川省成都羊子山出土的畫像磚上所表達的全都是庶民日常生活,諸如春播,收穫這些最為簡單,樸實的生活。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發現的漢代壁畫中,從莊園的生產到畜牧,從百戲宴樂到出行的車馬隊,都如同漢樂府中的那些詩歌裡所描繪的平和。以此來作為文明的主人,這和以後的任何一個比起來,它的樸實與平拙的個性都是永世不移的典範。”馬家明說。

“其實,這就是孔子所構畫出來的人倫世界,在平凡與普遍上建立了他的美學基礎。在那種藝術之中,沒有特殊,沒有偉大,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抵死的糾纏,有的只是每一日每一月每一年不斷的生活,一種必須肯定,安分而自得其樂的世界。”叔叔說。

“無論是《有所思》中所寫: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雞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錚��叫媵Ц咧��械哪且恢指星椋換故竊凇督�稀分興�吹慕�峽剎閃���逗翁鍰錚∮閬妨�都洌揮閬妨�抖��閬妨�段鰨�閬妨�賭希�閬妨�侗鋇哪且恢侄雜誚�戲縝櫚拿杌媯換故竊凇抖�判小匪�矗憾�判校�還斯欏@慈嗣牛�曖��0恢形薅訪狀ⅲ�故蛹萇銜扌�隆0謂6�湃ィ�嶂卸�蓋R綠洌骸八�業�父還螅���刖�膊該印I嫌貌擲頌歟�氏碌庇麼嘶瓶詼�=穹牽 薄斑停⌒校∥崛ノ�伲�追⑹畢履丫鎂櫻 倍哉秸�奈弈危輝倩蛟凇侗�琛匪�矗罕�榪梢緣逼��鍛�梢緣憊欏K寄罟氏紓�粲衾邸S�榧椅奕耍��珊遊藪�P乃疾荒苧裕�χ諧德腫�哪且恢指緯Υ綞稀N薏皇嵌浴�酥�G欏�隙ǎ�庖彩嵌浴妒��分械姆秸�轎群汀凍�А返那��裳鐧骱統隼吹那楦械募�攏�潛狽轎難е小���幕��肽戲轎難е小���幕��銑傻幕平鷳傘!筆迨甯鋅�饋K�檔秸飫鍤彼�堪捕ǎ�禿孟袼�娜艘丫�攪四且桓銎膠桶材�哪甏�!昂捍�拿讕拖袷且煌朐倨椒膊還�陌酌追拱。≡謖庵�屑耐辛巳嗣嵌隕�畹陌�肟隙ā!�

第二十九章

“可是,這種平凡與安寧沒有持久吧!”馬家明疑問道。

“當然的了。漢的美是建立在百姓安分的守在土地上的結果。以民立國,是最為安定不過的了!但是到了東漢末的時候,長期的土地兼併形成了莊園,就造成了一大批人脫離了一般大眾的生產勞作,他們更為專注於形式與技巧上的追求,這就產生了細膩而敏感的情思,對自然與生活。也就是‘魏晉名士’的風流。這時,時代的主流不再是大地上的民間歌謠,也不再是畫像磚上的農家收穫,男耕女織,而是猖狂自傲,放任不羈的‘名士’。他們不是為生活而勞作的農民,他們品貌,才情,教養,家世,一樣也不缺,他們是當世的精英,他們以自己那纖細的感情和精緻的技藝唱起了哀歌。在《古詩十九首》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這樣的詩句。”

“細緻的情思,多愁善感,失眠與落淚,這在《樂府》中可不多見到!”

“這是由於他們脫離了大眾,在優遊之中正視生命後所感受到的無奈與傷懷。”

“這恐怕不是對於東漢末年的戰亂的哀音吧?”

“我們可以說,這是中國各類藝術家大量出現的時代!這樣我們就談到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這些不世才子們了。他們是第一批為藝術而藝術的人。而且是身量力行了。《晉書*傅玄傳》中說: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魏文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其後綱維不攝,而虛無放誕之言盈於朝野。也就是說,自漢以來建立的那種儒家倫理綱常不在了。世族文人子弟們的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