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但也逃不脫“雅志”難酬的厄運。而作者把挽救殘局的希望寄託於李侍郎的美好理想當然也就終於破滅。此今人之愁也。這麼多的愁和恨,那即使登上吞雲樓,面對壯麗美景,也怎麼有心情去欣賞呢?只有借酒澆愁吧了。“杯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這是作者與知心好友傾吐肺腑之言。沒這杯酒,恐怕志士們的頭髮早白了!這與陸放翁的“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的情感是一致的。下片這一結句與上片結句“人事恨悠悠”相照應,同是寫愛國志士理想破滅的“古今愁”;所不同者,“人事恨悠悠”是“愁”的內涵,是感情的抽象化,“雙鬢恐驚秋”是“愁”的外貌,是感情的形象化。
登樓攬勝,反而觸景傷情,抒寫了這麼凝重的“古今愁”;而此非個人之閒愁淺恨,乃國家民族之深愁大恨也。全詞意境開闊雄渾,風格悲壯蒼涼,的確頗有“稼軒風”。(何瑞澄)
洞仙歌
戴復古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