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烈的愛國熱情溢於言表。“漫漫白骨”四句寫由於昏君佞臣不以國事為重,聽任外敵侵犯,把一個好端端的國家弄得“白骨蔽川原”,“萬里寂無煙”,到處是一片悲慘荒涼的景象。“漫漫白骨蔽川原”這一典型細節,形象地概述了戰亂死人之多,景象之慘。這句是從王粲《七哀詩》中所寫的“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句變化而來的。“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進一步寫戰亂造成的慘象:萬里關山,寂無人煙,冷月高懸,雞犬星散,到處是死一般的沉寂。正象曹操《蒿里行》詩所寫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種情景該引起人們多少的感慨呀!作者不需要明說,而讓讀者去回味,去聯想,去領會。這樣寫即形象,又含蓄。

詞上片寫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景象。而這完全是南宋腐朽的統治階級造成的。

中片“謾哀痛,無及矣。”是由上片“恨何日已”演化而來,也是與王詞“千古恨,吾老矣。“相呼應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江水是無情的,所以詞人說不要問無情的江水,但實際上還是問了。一問“西風落日慘新亭,幾人墮淚?”透過這一問,揭露了統治者苟安江左,不思收復失地,現在連在新亭嘆河山變色而一灑憂國憂民之淚的人都很難找到了。這裡語出《世說新語》。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記載說:“過江諸人(指晉室南遷後的統治階級上層人物),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三國吳時所建,在今南京市南),藉卉(坐在草地上)飲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皆相視流淚。惟王丞相(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戳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這裡就是用的這個事典。這兩句語極沉鬱,東晉士人南渡後,周顗等人尚因西晉滅亡,山河破碎而流淚,現在就是這樣的人也很少了!二問“戰和何者是良籌?”偷安半壁的南宋統治者,當時沉醉在臨安銷金窟裡,誤國誤民,戰與和這樣的問題都無法決策,所以答案是“撫危但看天意”。既然當朝者不能決策,那就只有聽天由命了!

中片鞭撻了偷安半壁的南宋統治者不以國事為重,昏庸誤國。

下片寫愛國志士的遭饞被黜,和作者對友人王埜的希冀。

“只今寂寞藪澤裡”和王詞“只今袖手野色裡”相映照,寫志士的遭饞被黜。“試問安危誰寄?定相將,有詔催公起。”這裡作者直接動員王埜出山,幹一番事業。王埜在詞的結句中寫“絕域張騫歸來未?”對未來既存在希望,亦存有懷疑。曹豳則要王埜相信,“絕域張騫”會歸來的,這就是王埜的東山再起。從中看出曹豳是很賞識王埜的才能的。認為他有相將之才,相信他能成就一番事業。

一剪梅

周璞

風韻蕭疏玉一團。更著梅花,輕嫋雲鬟。這回不是戀江南。只是溫柔,天上人間。賦罷閒情共倚闌。江月庭蕪,總是銷魂。流蘇斜掩燭光寒,一樣眉尖,兩處關山。

周文璞,字晉仙,號方泉,又號野齋或山楹,陽穀(在今山東省兗州境內)人。南宋寧宗時曾官溧水(今江蘇省溧水縣)縣丞。著有《方泉集》四卷。其詞僅存兩首,分別為《絕妙好詞》和《張雨貞居詞》所收錄。除這一首閨思閨怨詞外,另一篇屬抒寫自己普通生活情感的作品。其餘大約皆已亡佚,因此我們已無法得窺其詞總體內容和風格。僅就這首詞看,其語言疏朗自然,格調清豔婉約。

詞的上片表明主人公的情結所在。

開篇“風韻蕭疏玉一團。更著梅花,輕嫋雲鬟”三句著意描述女主人公美麗的容姿。直言其風韻蕭嫻,貌美如玉。再加上高聳的雲髻,上插梅花,隨風搖曳。可謂人面、梅花兩相映襯,使美人顯得更加嬌嫵動人。這裡一個“更”字突出美人──閨中思婦著意折梅為飾的舉動。主人公為何著意於梅花,談至下一句方始明白,原為詞人在這裡暗用“一枝春”典故。據《太平御覽》收《荊州記》記述,南朝陸凱自江南折梅並賦詩寄贈遠在長安的好友范曄。後常用此代指對家鄉和友人的懷念。故爾詞人在抒寫思婦“更著梅花”之後,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她“這回不是戀江南。”即言思婦這一次著意佩飾梅花並不是對江南故鄉的思念。而“只是溫柔,天上人間”之故。即只是因為曾經和自己恩愛諧處、度過一段神仙般的甜蜜生活的意中人已分手去了江南,而今自己是多麼地孤苦寂寞!“溫柔”二字是思婦“更著梅花”的真正原因。這正是她濃郁相思的情結所在。“天上人間”表明過去的溫柔和現在的離索有如天壤之別。主人公對曾經有過的美好生活的留連、珍惜、嚮往,全在後三句悵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