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小而言之,就是地區與地區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商家與 商家之間,也同樣存在著這種“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現象。比 如說人才“跳槽”,往往是由於原單位的領導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賴 之心而發生,這等於是這個單位的領導人主動把自己的人才驅趕 到另外的單位去。又比如說商家競爭,如果哪一個商家銷售假冒 偽劣品,抬高物價,服務態度又惡劣的話,等於是把顧客驅趕到 別的商家去,無意之中幫了自己競爭對手的忙。這裡的道理是非 常簡單的。只不過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往往不知不覺地做 了這種“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蠢事還沒有意識到罷了。如此 說來,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們自己是否做了那“為淵驅 魚”的水獺或是“為叢驅雀”的鷂鷹。當然是但願沒有的好了。

下一篇(自暴自棄,豈不哀哉)

離婁上

自暴自棄,豈不哀哉

【原文】

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言非②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 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 哉!”

【註解】

①暴:損害,糟蹋。②非: 詆譭。

【譯文】

孟子說:“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沒有什麼好說的;自己拋 棄自己的人,和他沒有什麼好做的。出言使低毀禮義,叫做自己 糟蹋自己。自認為不能居仁心,行正義,叫做自己拋棄自己。仁, 是人類最安適的精神住宅;義,是人類最正確的光明大道。把最 安適的住宅空起來不去住,把最正確的大道捨棄在一邊不去走.這 可真是悲哀啊!”

【讀解】

在孟子這裡,自暴自棄指自己不願意居仁心,行正義,而且 還出言說毀禮義的行為。稍加引申,也就是自己不願意學好人做 好事而自卑自賤,自甘落後,甚至自甘墮落。這就是成語自暴 自棄”的意思,只不過我們今天使用這個成語時,多半指那些遍 受挫折後不能重新振作的人罷了。

從孟子宣傳推廣仁義道德的本意來看,他的這一段文字是非 常優美而具有吸引力的。我們今天動輒就說尋找“精神家園”,而 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訴你:“仁,人之安宅也。”仁,是人類最 安適的精神住宅、精神家園,你還到哪裡去尋找呢?我們今天動 輒就勸人走光明大道,而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義,人之 正路也。”義,是人類最正確的光明大道,你為什麼還不去走呢? 所以,孟子非常動感情地說:“曠安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 哉!”

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孟子這一段勸人不要自暴自棄 的文字,真應該在勞改農場、少管所、自新學校的大牆上廣為書 寫啊!

下一篇(不要捨近求遠,舍易求難)

離婁上

不要捨近求遠,舍易求難

【原文】

孟子曰:“道在邇①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 長其長②,而天下平。”

【註解】

①邇:近。②親其親,長其長:前一個“親”和“長”作動詞,後 一個“親”和“長”作名詞,賓語。

【譯文】

孟子說:“本來很近的路,卻偏偏要跑老遠去求;本來很容易 的事,卻偏偏要往難處去做:其實,只要人人都親近自己的親人, 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讀解】

“道在邇而求諸遠”是捨近求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是舍易 求難。在孟子看來,無論是捨近求遠還是舍易求難都沒有必要,都 是糊塗。相反,只要人人都從自己身邊做起,從平易事努力,比 如說親愛自己的親人,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也就會太平了。

孟子這幾句話說得平易樸實,但其中卻蘊含著儒家學說的核 心內容:一方面是“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 而》)另一方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歸結起來,就是“親親而 仁民”,再進一步說,也就是《大學》所展開的“修身、齊家、治 目、平天下”階梯了。

所以,我們絕不可以輕忽了孟子這幾句看似簡單的話。

從另一方面來說,人人從自己身邊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也 正是我們所應提倡的精神。比如說遵守交通規則,比如說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