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軟緞繡著青天白日黨徽,既莊嚴又素雅。兩根大槓鬃上白色亮漆,大

槓柱頭也漆著青天白日,官罩寶頂用寶藍色油漆打光。金棺所經之

處,大家含悲肅立,真是鴉雀無聲。

當時日升槓房是左挑右選,集中了北平所有一等的年輕力壯的槓

夫二百四十人,從北平一直送到南京。當時的浦口火車過江用的輪渡

還沒做好,沿途靈櫬上下火車,過長江輪渡,上幾.百臺階的紫金山,都

是這班槓夫一手承當的。一路上靈櫬四平八穩,安若泰山。這幫槓夫

走這趟南京不但錢掙足啦,回到北平一開嘮就老半天。日升槓房的兩

根白漆大槓也始終豎在槓房的罩棚底下,表示“日升槓房是見過世面

的大買賣家兒,你們瞧瞧這兩根大槓”。

北平琉璃廠的南紙店筆墨莊

北平是咱們中國文化古都,每條大街都能找得到南紙店,可是如

果您打算買點兒高階筆墨紙張,那您就得跑趟琉璃廠,準保能稱心合

意,滿載而歸。

在前清科舉時代所有進京趕考的舉子,沒有哪一位沒去過琉璃廠

的。這條街除了書局子就是南紙筆墨莊,再不就是這個閣、那個齋,還

有什麼山房等等店名典雅的古玩鋪。南紙店雖然是一家挨著一家,可

是人家各做各的買賣,誰也不搶誰的行。譬如拿廠西門靠著有正書局

的清秘閣南紙店來吧,他家是以打朱絲格子最拿手。從前不管是四條

或八條屏幅,講究先打出朱絲格子來寫,白紙嵌朱絲,不但大方顯眼,

而且間隔整齊劃一。有的人不管寫幾言對聯,都喜歡打朱絲格子,甚

至於上下行款也打出來。想當年舊王孫溥心畲他是書家兼畫家,有時

自己一高興,寫對聯先把寫字的地方,用淺絳、淺碧,畫成雲龍、漢瓦、

螭藻,各式各樣的圖案,然後再寫字的。如果您是位書法名家,工於書

而拙於畫,這個工作就可以找清秘閣來畫啦。您怎麼說,他就能怎麼

畫,包您稱心滿意。因為清秘閣有一位師傅,是大內如意館出身,所以

清秘閣這手絕活兒,在北平來說,哪一家南紙店也沒法子跟它比的。

跟清秘閣正對面是淳菁閣,這家南紙店開得比較晚,大約是民國

十一二年才開張的。因為東家頭腦新穎,所以做生意的手法,也顯著

火爆,與眾不同,而且能夠迎合當時的新潮派的需要。像林風眠、王夢

石、湯定之、陳半丁等人,都跟他家交買賣,於是研究出來古法翻新,仿

宋染色箋。他們用黃柏胭脂梔子赤芍各種有色藥料捶碎熬汁,分別拖

染,製出來的信紙詩箋,不但古樸素雅,而且淡重發墨,書畫家彼此函

札往還,有一個時期大家都用淳菁閣的仿宋色箋。

他家跟姚茫父、陳師曾淵源很深。陳師曾又把染紙加礬古法傳給

他,於是他家的詩箋,可以蘸墨水寫了。其時姚茫父、陳師曾、齊白石

的字畫,都是日本人最仰慕的,記得白石老人有一幅抬頭見喜的工筆

匭,是桌上一具蠟燭臺,燭光煜煜,由上方垂下一縷細絲,繫著一隻赤

紅蜘蛛。由淳菁閣製成如礬詩箋,每匣五十張,~下子不知銷了多少

匣到日本去。後來日本文化人到北平觀光訪問,差不多都要到琉璃廠

淳菁閣買幾匣加礬詩箋,帶回日本送人,才算得上是風雅之士。

中華書局的緊鄰就是松古齋,櫃檯之前特別寬敞,據說那是乾嘉

年間南紙店的格局。同時乾嘉名人筆記裡,也有提到松古齋的,可見

在那個時候,就有松古齋了。松古齋雖然不是裝池裱畫店,可是他家

對於挖裱字畫特別拿手。翁瓶齋日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