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陵甫突然放緩了腳步,笑道:“老朽住處,就在這山谷之中,轉過一個山彎,就到了。”
說話之間,又已轉過兩個山彎,景物突然大變,觸目銀波浩瀚,耳際水聲淙淙,原來到了一處大水潭邊。
言陵甫遙指著前面水潭中一大一小的兩座浮閣,笑道:“老朽就住在那水潭中兩座浮閣之上。”
方兆南抬頭望去,只見三面山峰拱立,環繞一座兩百丈大的一座水潭。
千百道水泉交錯,由峭立的巖壁間倒垂瀉下,月光下閃閃生光,幽谷至此,突然縮小成一道丈餘寬窄的狹道,中間夫起一條寬約三尺左右的石道,潭中積水,由石道兩們級經排出,匯成一條山溪,沿著幽谷一惻,向外流去。
那突出石道只不過有兩丈左右長短,眨眼間已到盡頭。
方兆南看那潭水一片深綠,心中暗暗發愁,付道:“再好的輕功也難飛越過去,水中既無接腳之物,岸邊亦無可渡之舟,難道他要以踏雪無痕的上來輕功,踏水而渡不成?果真如此,自己今宵定要大大出醜了……”
正在忖恩之間,忽見言陵有探手入水一撈,那一座較小的水上浮閣,忽然直向這岸邊緩緩馳來。
原來那石道之上,暗商著一條繩索,一端結在那軟小的浮閣之上,只要用力一拉,俘閣就向岸邊馳來。
因那繩索和水色相同,不留心很難看得出來。
眨息間,那較小的浮閣,已馳到岸邊。
言陵甫回頭笑道:“者朽為丹道所困,已快近二十年來離開九宮山中,此潭之水,乃山腹寒泉和峰上千百年積雪融合積氏。
最適練丹之用,為此,老朽才代木製成兩座浮閣,就以這煙波水上為家了。”
方兆南道:“老前輩這隱居之處,實在別緻,浮閣之上,不但可避俗人騷擾,就是蟲獸之類,也難過雷池一步。”
說話之間,浮閣已到岸邊,言陵甫當先踏上浮閣,方兆南跟隨躍上,但見知機子左手向官外一揮,浮閣又疾馳回去。
方兆南看這座較小的浮閣,不但設計周到,可兼作位舟之用,而且裡面佈置,亦極雅潔,藍經但壁,白級募墩:兩幅名家山水圖,分掛壁間,顏色調和,華而不俗。
言陵甫拂髯一笑,道:“這座輕便浮閻,因受水面俘力所限,不便多加布設,老朽丹爐和食宿之處,均設在那較大的浮閣之上,除了我和一個守爐童子外,從未有過第三人涉足那浮閣之上,今宵破例,請小兄弟觀賞一番。”
方兆南笑道:“想老前輩那丹房重地,乃十分機密處所,如有什麼且難之處,晚輩不去也罷。”
言陵甫道:“當今武林之中,雖有不少人想進入我丹室,蘭看我煉丹之秘,但卻從未有過一人如願以償,但小兄弟目下情況不同,那自又是另當別論,老朽既是至誠相邀,小兄弟如若不肯賞臉,那就未免使老朽難以下臺了。”
方兆南笑道:“既承這般厚愛,晚輩就從命開上一次眼界了。”
兩人談話之間,那較小的浮閣,已然到了大浮閣之處,言陵甫起身帶路,拉著方兆南一齊登上浮閣。
方兆南仔細打量這大浮閣,足足有五間房子大小,四壁都是一色深紫色,房子正中放著一座其形如鼎之物,冒起兩尺多高的藍色火焰。
在鼎形的丹爐旁側,坐著一個身披葛黃大褂年約二十左右的英俊少年,赤著雙足,呆呆的望著爐中高高冒出的藍色火焰,神情似極緊張。
他對兩人走入室來,好似是毫無所覺,望也不望兩人一眼。
言陵甫緩步走到丹爐旁邊,低頭向爐中瞧了兩眼,忽然伸出右手,輕輕一合那鼎形爐子下面的風門,爐中高長的藍色火焰,登時低了下去。
那身穿葛黃大褂的少年,臉上的緊張之色,似亦隨著那低沉下去的火勢,逐漸恢復了正常,抬頭打量了方兆南一眼,緩步向浮閣一角中走會。
言陵甫肅容就坐,笑道:“這等荒涼的山野之中,一時之間。
難有美物待客……”
方兆南欠身說道:“不敢,不敢……”
轉眼瞥見那身穿葛黃及龐大褂的赤足少年,右手託著一個白玉茶盤,左手高舉一支松油火燭,走了過來。
方兆南藉著燭光望去,只見那少年生的面如冠玉,鼻似懸膽、劍眉墾目,英俊至極,只是神情間微現痴呆之狀,帶著幾分傻氣。
他先把手中火燭,放在依壁之處的一張松木桌上面,雙手捧著白玉茶盆,走到方兆南身前,躬身送上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