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原則,以為在很親密的人之間就可以不要規則,是犯下大錯誤、造成大損失的前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謹小慎微、防微杜漸才是少犯錯的不二法門,而慎獨,也就因此而成為一切修養手段的開始。
。。
控制好情緒(1)
發而皆中節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在沒有產生喜怒哀樂等這些情感的時候,心中沒有受到外物的侵擾,是平和自然的,這樣的狀態就是“中”。在處理各類事務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產生反映,發生各種各樣的情緒變化,並且在表情、行動、語言等方面表現出來。如果表現出來的情緒恰到好處,既不過分,也無不足,而且還符合當事人的身份、不違背情理、適時適度、切合場合,這樣就達到了“和”的境界。
可見,“喜怒哀樂未發”的“中”講的是本體,是人的處世方式中最本質和核心的部分。假如人的情緒都不因為事物的變化而變化,人與人之間也就不會發生糾紛和誤會,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簡單。可是,那僅僅是一種不可能存在的理想狀態,是《中庸》的作者為了說明“中”的道理而假想出來的情況,真正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努力追求的不是那種身如枯木、心如死灰的沒有情感和慾望的境界,而是“和”。“和”是和諧,是“中”的表現和發散,是“中”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形式,是中庸之道所要求人們修養的目標。
關於“中”和“和”的意義,《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則是實際存在於天地之間的準則,是人人必須遵循的道理。“中”,是“和”的本來面目;“和”,是“中”的具體表現和必然結果。“中”和“和”,是一而二,二而一,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關係。《中庸》接下來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把“中”推廣到“和”,就可以使天地各處於它們合適的位置,世間的事物也都能夠正常的生長、發展了。
我們中國的古代思想強調“天人合一”,認為人是天地的靈魂,人的喜怒哀樂都得到恰當的控制,天地萬物的秩序也會因此而得到保證。在現代人看來,這樣的說法多少有點玄遠高妙,可是中庸思想強調控制情緒的重要性,則具有無可置疑的重要性。其實,《中庸》這本書的全部內容,就是講怎樣把“中”的原則貫徹到為人處世上去,怎樣按照“中”的要求修養人格,陶冶性情,改善自己的行為方式,從而過上一種高品質、高品位的生活,亦即達到和諧的境界。
中庸是包藏天下的大道理,可是它在闡述和諧這個重要主題的時候,所著眼的只是喜怒哀樂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實際上,控制好情緒,絕不僅僅是修養的問題,就某種程度上說,它既決定著一個人的氣質和生活品質,也關乎為人處世的成敗得失。
從容淡定成就大業
宋代蘇洵說:“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作為一名將領,首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心”,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或者麋鹿突然從旁邊躍出,仍然保持從容鎮定,這樣才能談得上控制戰場局面,取得最後的勝利。
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率領著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統一天下。當時東晉的軍隊數量遠遠比不上前秦,東晉首都建康一片震恐。丞相謝安認為,敵我兵力雖然懸殊,可是敵軍孤軍深入,內部矛盾重重,戰鬥力並不太強,東晉以少勝多是完全可能的。他鎮定自若,以征討大都督的身分負責軍事,並派了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萬前去抵禦。
謝玄心中忐忑,臨行前向謝安詢問對策,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經安排好了。”便絕口不談軍事。謝玄心中還是沒底,又讓張玄去打聽。謝安仍然閉口不談軍事,卻拖著他下圍棋。張玄的棋藝本來遠在謝安之上,但此時兵臨晉境,張玄沉不住氣,謝安則神氣安然,結果張玄輸在謝安的手裡。
果然,東晉軍隊利用前秦軍心不穩的弱點,在淝水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敵軍。當捷報送到時,謝安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客人憋不住問他,謝安淡淡地說,沒什麼,“小兒輩大破賊。”(因為謝玄等是謝安的子侄輩)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辭以後,謝安才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悅,進屋的時候,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也沒發覺。
控制好情緒(2)
謝安不是沒有喜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