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晉襄公就提拔狼瞫作為車右。
不久,狼瞫被將軍先軫撤職,換了另外一個人作晉君的車右,狼瞫大大地發怒。他的朋友說:“為什麼不去死?”狼瞫說:“我現在沒有找到死的地方。” 他的朋友說:“我跟你一起發難殺死先軫吧。”狼瞫說:“死而不合於道義,這不是勇敢,為國家所用才叫做勇敢。您姑且等著吧!” 過了幾天,秦晉雙方在彭衙大戰,擺開陣勢以後,狼瞫率領部下衝進秦軍的隊伍,死在陣地上。晉軍跟著上去,把秦軍打得大敗。《左傳》的作者評論說:“像狼瞫這樣可以算得君子了。發怒不去作亂,反而上去打仗,可以說是君子了。”
狼瞫因為沒有受到重用而生氣,他發怒之後卻不去犯上作亂,而憑藉著一股怒氣殺敵報國,最好地說明了“發而皆中節”的道理。
控制情緒,很容易被片面地理解為壓抑情緒,有的人不管遇見什麼樣的事情,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力圖做到心如止水,面無表情,其實這樣做是很有害的。一味地壓抑情緒,不僅違背自然的規律,給身體和心理造成損害,還有可能給別人留下虛偽或者城府很深的感覺,不利於維護良好的人際形像。
“發而皆中節”,首先要“發”,要透過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美國著名職業心理培訓專家弗蘭克說,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顆天然的正在發芽的種子一樣,釋放是沒有任何限制和界限的。但隨著我們長大,我們從生活中學到了很多教訓。於是,慢慢地,當痛苦給我們帶來鬱悶和壓力時,我們學會了將這些情緒進行壓抑,並且越來越多地和它們進行對抗,甚至把它們埋葬。結果,釋放自己的情緒變成了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往往在表達完情緒、特別是表達了“負面”的情緒之後,隨之而來是持久的自責和後悔。
於是,我們遇到某個問題時,便會在選擇哪種情緒和跟隨哪種情緒中苦苦掙扎。比如,有時候內心非常痛苦想哭,但是卻又怕這種方式被人恥笑,這樣就創造了一種強烈的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並由此導致自卑的產生。一味地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使自己長期處於沉淪的壓抑狀態,這種狀態經過長期的積澱,會有一個總的爆發,經常會表現為各種形式的異常行為甚至是犯罪,給我們身邊的人和自己的事業造成嚴重的損害。
因此,對於情緒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壓抑,不是無視它的存在,而是控制和調節,是使它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就像謝安的不動聲色和狼瞫的君子之怒,雖然表現各不相同,卻都屬於中庸之道。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庸的夫婦之道(1)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誤解很多,其中一條罪狀,是說中國古代只重君臣之義、父子之恩,不講男女之愛、夫婦之情。其實,這都是想當然的說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世界各大文明中,中華文明最重視夫婦關係,最講究男女相處之道。
東漢的才女班昭曾作《女誡》,說:“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誠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陰陽是中國思想的核心概念,夫婦是最直接、最常見的陰陽關係,所以夫婦之道不但是人倫之始,而且與天地同德,具有某種神聖的特徵。《中庸》說:“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三綱五常,夫婦乃是五常之首,一切的社會關係由此中產生,因此夫婦也是最基本的社會因子。
《詩經》的第一篇,是講男女情愛的《關雎》,一向被認為是儒家重視夫婦之道的證明。所以《中庸》還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一切的大道理,要從夫婦之間開始。如果連夫妻關係都處理不好,不能維持一個和睦穩定的家庭,經常“後院起火”,還談什麼大道,做什麼事業呢!
拿破崙可稱得上是一代梟雄,他橫掃歐洲,使整個西方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黑格爾甚至稱他為“騎在馬背上的世界精神”,不可謂不偉大。可是他的僕人卻說:“僕人的眼裡沒有偉人。”因為他與偉人離得太近,拿破崙所有的生活細節、小小的毛病和瑕疵都逃不過他的眼睛,而他赫赫的功業、巨大的光環並不能在僕人的面前掩蓋個性的缺陷。夫婦之間更是這樣。無論你在外面如何光鮮、如何成功,在面對自己伴侶的時候,總會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在對待同事、對待鄰里、對待朋友,甚至對待父母的時候,人都可能戴上各式各樣的面具,但唯有在對待配偶的時候,是任何面具都起不了作用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如何處理夫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