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哈佛、耶魯的學生,都有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為職業市場認可的。

現實中,很多沒有職業意識的人,即使大學畢業,也因為沒有足夠的與職業密切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在職業市場上缺少競爭力。許多中國大學生抱怨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實際上,很多單位也在為他們找不到合適的、能夠很快獨立工作的僱員而大傷腦筋。由於大學畢業生普遍沒有足夠的技能和專業化的職業態度,也沒有立即獨立工作的能力,僱主對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抱應有的希望。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練就令人服氣的,被職業市場追捧、渴求的和立即為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技能。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職業預備期要多長(2)

只有早期建立職業發展的觀念,歷經較長的職業預備期的磨礪,具備廣闊的知識和職業技能的人,才能夠順利地進入社會,成為優秀的職業人才。

。 想看書來

早期人生設計(1)

——父母、孩子、教育者和社會的共同課題

早期的人生設計、職業規劃並不是專橫獨斷地把家長的願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家長、學生、教育者和整個社會應該一起合作的共同課題。以父母和孩子相結合為主,加強學生的自我認識;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育者和學生一起,進行學生的知識教育,協助學生把書本知識與職業技能相互融合,讓孩子、家長和教師一起探討知識與職業、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共同制定人生規劃;家長、教育者和全社會一起,為學生提供就業準備的資源,解決職業規劃問題。

在孩子幼年與少年這些成長的關鍵時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家長如能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對自己的性格、特點、愛好進行分析,探索適合孩子的人生道路、職業規劃,將為孩子的前途及職業定向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從孩子童年起,就可以經常在家庭中營造氛圍,共同探討孩子感興趣的職業;有意創造接觸各種工作的機會,讓孩子和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多接觸、交談,儘可能多地瞭解各種職業以及工作對個人素質和知識能力的要求,這些工作的性質、未來發展前景,等等;經常閱讀報紙雜誌,尋找媒體的職業資訊,關心職業發展動向,瞭解職業的可轉向性,擴大孩子的相關知識面。同時,家長根據孩子的特徵,潛移默化地給以引導。這樣長期培養起來的職業意識,可以使孩子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也能夠訓練他們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所必需的全面素質。這是家長在培養孩子時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課題。

現在的學生,面對的是激烈競爭的就業市場、是對職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他們不再有到工作單位才進行崗前培訓的從容,不得不“早熟”,不得不提前熟悉要面對的職業。他們曾經是為上大學而奮鬥的“考試機器”,現在,又無可奈何地成為同樣很不浪漫的“就業機器”。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加強自我認識,分析自己的強弱項,考慮適合自己的職業,進而對比要求,發揚優點,找出差距,不斷“充電”,就能夠逐漸向職業目標接近,成為適應職場的佼佼者。

現在早已不是上了大學就萬事大吉的時代了,教育管理者應該讓孩子、家長和教師一起探討知識與職業、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共同制定人生規劃;學校不僅應該給學生提供面向“高考”的課程,提供傳統概念的“知識”,也應該設定一些“實用”課程,使學生將知識與就業結合起來。組織一些講座,給孩子們提供長期的就業指導和職業教育,使他們具備一定的就業、謀生技能,具有較高的相關素質。很多孩子由於聽了一些講座,有了對職業的認識,從而樹立了人生目標。這項課題,應當及早提到學校的教育日程上來。

學校還可以學習美國,把各行各業的人員請到學校來,給學生們介紹各種職業的情況。美國很多學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個學期定期邀請各種從業人員,到學校裡義務進行職業啟蒙教育。他們有工程師、企業家、銀行家,也有醫生、律師、消防隊員、商店經理、警察。他們給孩子講與職業有關的知識,包括工作要求、內容、性質、條件,求職方法,薪水報酬,等等。這些來學校演講的人,大多數是學生家長。來自各種各樣家庭的家長是一種極其豐富的職業指導資源。

學校的圖書館應該收藏一定數量的與職業有關的書。我到女兒讀書的小學圖書館裡,發現這個只有兩三萬冊圖書的小型圖書館就有大約100本非常“專業”的有關職業的書籍。有每頁1行字,配上圖畫,顯然是給剛認字的孩子看的《他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