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啟發及其在潛意識中的影響。這就是研習文史哲的力量!
這個力量在過去多年來,被中國教育大大忽視,一個學生在整個12年的基礎教育階段甚至不要求閱讀一本文學原著!很多學生也從來不讀任何題材的全本課外書。學生們成了只做題、不讀書的“讀書人”。在美國一個好的學校,不僅英文課要求學生每學期閱讀幾本原著的全本,即使是外語課,高中階段也要求閱讀長篇小說原著,並且還要寫論文、讀後感。與美國好的教育相比,這個差距是巨大的。
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說:“博覽群書使人淵博,交談使人機敏,寫作使人嚴謹。”可惜,有多少學生被訓練成不讀文學、歷史,不善言談,不愛思考,缺乏情感也不會寫作的解題高手呢?!
。。
讀書人要“讀書”(2)
童年少年時代的教育不應該只是停留在“知識”的教育,應當及早地儘量多地接受優秀的世界文學作品、傳統文化精華的薰陶,對他們進行思想、道德倫理和理想的教育。否則,今後即使“成才”,培養出來的也不過是生物型的“機器人”。在引導孩子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讓他們分析作品,把感想表達出來,對自己的思想觀、社會觀、道德觀進行反思、提高,這才是現代教育所應該注意的。
↑ 既讀書也寫書的讀書人,簽名贈書給學校圖書館
一個優秀的人才,其閱讀面還應該是很廣泛的,僅僅讀教科書是絕對培養不出精英人才的。應試教育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讀書人不讀書”的一頁,這是讀書人的恥辱,是應該予以徹底糾正的。
無論孩子的志向目標是什麼,涉獵廣泛的好書是實施“超前”教育理念的條件。閱讀和寫作遠遠比求解各種各樣的習題重要得多。以犧牲寶貴的時間、犧牲攝取廣闊的知識為代價,換取應試技術是不值得的,是與具有良好教育的人所應掌握的知識結構不相稱的,也是不“國際化”的。
文學作品要“早讀”(1)
一本真正的好書應該在少年時讀,成年時重讀,老年時再讀;就如美麗的建築應該分別在晨曦、中午和月光下觀賞一樣。
——羅伯遜·戴維斯
從小閱讀名著的孩子,感情比較細膩,懂得如何分析複雜事物。因為很多古典作品比較含蓄,有時一字一句就起了起承轉合、牽動全域性的作用,需要閱讀者細心體會琢磨。
優秀的文學作品,有教誨,有批判,有鞭撻,有唾棄,有頌揚,有歌唱。讓心靈一片空白的孩子從小就浸漬在這樣的文化營養裡,慢慢地吸收,慢慢地滲透到內心深處,是最根本的素質教育方法。
高倩上四年級時,有一次,我去參加學校開放日,她的英文老師對我說,高倩看書,一本又一本,換得特別快,看得也很投入,我總怕她撞了牆。
美國的學校,學生上不同的課要換教室,老師不動學生動,老師固定在一個教室。老師對我說,在課間,你常常可以看到高倩一邊低頭看書一邊換教室。老師有時開玩笑地提醒她:“嘿,小心,別撞牆。”
我們家雖然離學校不遠,但是因為校車停靠許多站,單程也要40分鐘,這麼長的時間,她當然也抓緊利用。
我偶爾侵犯她的隱私權,開啟書包,查一查有無“違禁品”。書包滿滿的,裡面總有三四本課外書,我問她,這麼多書?你看得了嗎?她說,我每天都要看三四本。如果是一二百頁的小說,那麼痴迷、投入,也許一天能看三四本。但是我至今仍然存疑,看名著也能那麼快?
有朋友來我們家做客,看到我女兒三四年級就捧讀古典英美文學名著,讚賞之餘,表示困惑:“這麼小的年紀,看得懂嗎?”這個問題不但我的朋友問,老師也犯嘀咕。
老師有一次對我說,她現在看《戰爭與和平》,也許早了點。這本書特別厚,我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看的。老實說,當時看,只知情節,不知所云。
我觀察高倩從小學到初中這段時期,有的書反覆看了好幾遍,比如《紅樓夢》、《青春之歌》、《子夜》都看過多遍,閱讀期間也和我交流一下感想,我感覺她每次讀後都有不同的想法。在不同年齡依靠自己的眼光去理解,雖不能求得完美,但畢竟是自己的感受,印象比較深刻。
一部《紅樓夢》形成了紅學,幾十年來紅學研究搞得轟轟烈烈。既然有研究,就說明有很多還沒有弄明白的問題。所以,我認為,閱讀文學作品,並不見得要待人們把什麼都弄明白了,再告訴你怎麼讀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