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新的圖書目錄;再點選一下感興趣的書名,該書的精彩摘要就呈現在眼前。讀者選好書,只要輸一下自己的賬號、密碼、住址,3秒後,想要的書就買下了。也許當天,也許第二天、第三天,書就會送到手上。只要在亞馬遜書店買過一次書,再去買書時,亞馬遜就會自動根據第一次的購書經歷,分析出這個人可能喜歡的書籍屬於哪一種類。
不但要快,還有好。1998年12月,貝索斯宣佈讓出一部分網頁空間,讓出版商做新書促銷廣告。互相利用網頁空間做廣告這是網路上常見的事,可是貝索斯的舉動,卻引來顧客的強烈不滿,各種電子郵件帶著顧客的不滿和批評,疾風驟雨般地飛來。人們擔心,一直堅持高標準的亞馬遜會受到金錢的汙染。
貝索斯震動了!
第二天,他馬上宣佈改正。同時,他向顧客宣佈,將實行“所有新書不滿意則退款”的政策。他向顧客保證:“不管書籍是否被損壞了,甚至是個別讀者故意撕破幾頁,或者你覺得內容不滿意,都可以獲得全額退款。”
這種獨一無二的決策,這種獨一無二的做法,不能說別人不能做——但只有貝索斯先說了,也做到了。
他對員工講:“在網路上,如果一個顧客覺得受到了冷落,那他告訴的就不會只是5個人,而會是5000人。”
經過艱苦的努力,貝索斯的亞馬遜網上書店終於擊敗了美國最大的巴諾書店——它有著120多年曆史和1000多家連鎖店。而亞馬遜網上書店的市值,達到了300億美元,也遠遠超過美國最大的兩個書店巴諾和博德斯書店的市值總和。
如今的貝索斯已經成為世界名人了,可他依舊穿著一身咔嘰布衣服和一雙咖啡色的橡膠底鞋子,奔進奔出忙得正歡。
他最得意的是他可以說了:“30歲的時候,我沒有失去那個大好時機,我沒有後悔!”
評述
貝索斯的創業史是新經濟的產物。
貝索斯融資的策略、融資的速度都展示了網路經濟的特點。
貝索斯的一步跨越的是巨人的步伐。
他一年所創造的價值等於傳統經濟模式下的企業需要幾十年的努力。
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時代不同了。
那麼分析一下貝索斯管理上的成功,倒是沒有什麼讓人看不懂的東西。他所應用的技術仍然是傳統的:服務顧客。
這一點,故事裡說的太多了,重複沒有意義。
但有一點應該清楚:亞馬遜做的更快、更新、更周到、更細緻——也就是更好。
都說“服務是金”,但“金”不是貼在牆上的口號,而是腳踏實地去幹。
網路經濟經過幾年的沸沸揚揚、風風雨雨,從天上又回落到地上。泡沫沒有了,留下的東西也更加純了。
現在,雖然亞馬遜也遭遇了暴風驟雨,但堤壩還是很牢固。
貝索斯的成功再一次證明,不論是什麼企業,生存的唯一規條: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
連結
1994年4月的一天,30歲的傑夫貝索斯一覺醒來,發現:網路使用者正以每年2300%的速度在增長。
貝索斯忍不住驚叫起來,一個念頭在他的腦子裡冒出來:有一天,我要建一個網上最大的企業。他想辭職,專門去開辦網上企業。
真的要辭職,貝索斯就不能不認真考慮了。
1986年,貝索斯從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系畢業,進了一家投資銀行,負責電腦系統開發計劃,僅僅兩年,他被提升為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1990年,他到華爾街另外一家頂尖級公司即SHAW公司擔任保險基金經理人,又是隻有兩年,貝索斯成為該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貝索斯意識到,一旦辭職,將如同從一艘航空母艦跳到一條小舢舨上,隨時會有被風浪吞沒的危險。
貝索斯想到了母親常提起的“笑話”。他3歲那年,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就提出換一張大人床,母親當然沒有同意。他走回自己房間裡,拿出工具拆卸嬰兒床,準備自己做一張大人床……
如今,貝索斯要辭職創辦網路上最大的企業,既不是做大人床,也不是少年時組裝玩具,那可是創造歷史啊!
這年秋天,貝索斯終於向公司老闆大衛?肖提出辭職。他在人們的嘲笑聲中離開了許多人羨慕不已的華爾街。其實,貝索斯做出的最大決策就是:努力去做,努力去嘗試,努力去創造自己想要的東西。
經過一年的籌備,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