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對儀式非常強調的地方,認為透過各種以公司為核心的儀式可以加強企業凝聚力,提高合作精神。所以無論發獎,過年,辭職調工作等等,都要舉行個正規嚴肅的“禮”。

前面提到過,日本大多數公司上班的時候有“朝禮”,每人都要參加,站在一起,聽訓,鼓掌,喊口號,是表示工作即將開始,大家振奮精神的儀式,很有點兒像我們中小學校組織的升旗典禮。而到了下班時間,很多公司還有“夕禮”,員工要靜立聽老闆鼓勵和感謝的話或者公司的企業之歌一類東西,最後老闆說一句:“諸君辛苦了,今後還要繼續仰仗。”員工們回道:“也請您多關照。”才解散回家。不過,有一次和某洋人老闆去造訪一叫啥樹下的日本大公司,卻因為正趕上“夕禮”差點兒弄出國際玩笑。原因是該公司的企業之歌是其創始人親自審定的,大概想到步步創業之艱心中感慨萬分,那旋律也就很悲壯。我們的汽車進入該公司的時候,正看到其員工們肅立聽這“悲壯”的歌聲,背景是夕陽西下風蕭蕭。我們那位老闆渾身一凜,帶著一臉雞皮疙瘩轉身嚴肅道:“看來我們來得不太是時候,他們公司的某個重要人物可能剛剛去世……”

新員工培訓,日本公司多采取“合宿”的方式進行,相當於我國足球界的封閉式訓練,在封閉期間,每天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種“禮”。這些“禮”無論大小,都有固定的程式。因為經過了專門的培訓,日本企業的員工,都堪稱“禮”的專家。

但是,這些複雜的儀式外國人很難弄明白,我的一位美國同事曾負責接收一家日本企業,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弄清這些“禮”成了一個大問題。他為此就教於日本同事,弄了本類似步兵操典的教材看了三個小時以後,依然在什麼時候該喊“噢咿”,什麼時候該喊“哈咿”的地方奮力掙扎。眼看此人有憋死的危險,看不過眼的薩去解了圍。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日本公司八大奇(3)

薩問:“人家起立你會跟著站起來麼?”

美國人答:“會啊。”

薩問:“看到人家鞠躬你會跟著鞠麼?鼓掌你會跟著鼓麼?”

美國人答:“會啊。”

薩問:“那他們嘴裡叨叨嘮嘮的時候你也嘀咕些含糊不清的東西比如默誦聖經第八章會麼?”

美國人答:“這個……要是換成好萊塢臺詞應該沒問題。”

薩:“那你就照這個去處理就完了,還學那本書幹嘛?”

美國人:“¥#··##¥¥¥%%···”

第四奇:最怕鬼子說英語

薩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跨國公司。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商務語言,很能測量出這種跨國公司員工的素質來。以我們公司在國內的辦公室來說,規定辦公語言就是英語,這一點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是業務需要。要說日本是發達國家,教育程度比較高,這一點凡是在日本工作過的人,都深有體會。我對日本公司員工的英語水平,最初也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那是因為日本也流行類似託福的考試,而在公司工作的日本員工,普遍都能考得高分,薩拿題目來上手一試,發現還真不容易。至少,考試我是考不過身邊的幾個日本工程師。如果寫個方案什麼的,日本工程師的英語水平也很可觀。有人說日本人的英語是世界最可怕的,我當時不以為然。

然而,第一次開公司的電話會,這個期望就被摔得粉碎。整個會議,日本員工幾乎噤若寒蟬。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天性怯於開口,所學類似我國的“啞巴英語”。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翻譯根本不能理解會議的內容。我當時就感到不妙,莫非是日本教育中聽力也不重視?

以後才漸漸發現,日本公司裡面的員工,雖然頗有人寫得一手好英文文章,卻既說不得,也聽不得!這個問題的罪魁禍首,直到有些日本員工對我的半調子英語提出意見,才讓我醒悟問題的實質。提意見的日本員工居然有好幾個,個個都是那種典型的“啞巴英語專家”,就讓人覺得有趣了。於是,薩耐心詢問——我究竟有哪些發音不準呢?人家很客氣,先謙遜了一番,意思是您的英語已經很好了,就是差那麼一點點……比如,Rail這個詞,您的發音是“銳歐”,正確的發音應該是“賴魯”,Saying,您的發音是“塞英”,正確的應該是“塞英鼓”……

嗯?!這種英語真是聞所未聞,薩瞠目結舌之後找了幾個美國同事,分別用我自己的發音和日本同事所說的“標準發音”重複了一次這些詞語,結論是美國同事和我站到了一條戰壕裡,意思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