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豬蹄,豬耳朵,內臟,尾巴等等都是不吃的,所以市場上根本見不著豬頭這類玩意兒。冷不丁近距離見到這樣恐怖龐大的一個東西,心中感受可想而知。

那MM嗷的一聲車就順了拐,栽到旁邊路溝裡了。

小曹嚇了一跳,他挺熱心,趕緊停車,想扶,這時候後面跟著的一個老太太也是呃的一聲,她倒乾脆,直接就從車上掉下來了……再後來,警察就來了。

這種場面估計警察也沒見過,所以顯得哆哆嗦嗦。沒辦法,這又不是小曹的錯,日本政府沒有法律不許帶著豬頭逛街,警察也說不出什麼,最後商議的結果是警察找來一個深色的大塑膠袋,給豬頭套上,才讓小曹上路。

那塑膠袋尺寸稍小,豬頭裝不進去,薩想了個辦法,旁邊店裡買了把小刀,把兩個豬耳朵割了下來,才算能裝進去。

割下豬耳朵來的時候,我要小曹弄一個塑膠袋來裝,一時不湊手,把豬耳朵遞給了那個日本警察,讓他幫著拿一下。冷不丁一抬頭,發現那警察的表情似哭似笑,十分豐富——哦,長這麼大,這位還是頭一回拿這種東西吧:)

那警察挺負責任,一直把小曹送到宿舍才罷。

寫這篇文章,因為昨天收到小曹的電話,說是馬上回國了,請我去搓一頓,聽到小曹請吃飯,不禁有點兒腦仁兒疼,趕緊囑咐——你可別再招倆警察跟著了啊,咱又不是國家元首。

小曹在電話裡顯然在撓頭皮,末了,困惑的說:警察干嘛老盯著我啊?大哥,我又沒幹啥!

(2006…07…1211:01:32)

一個打七個的中國兒童

眼看女兒漸漸長大,雖然這丫頭高興了動不動咬人使人頭痛,但當爸爸的總是瞅見小東西就心裡高興。不知不覺,明年,小小魔女要入幼兒園了,於是開始打聽附近哪個幼兒園比較好。這樣打聽著,就有知道訊息的幼兒園反過來和我們聯絡,原來日本高齡少子,對一些不太有名氣的幼兒園來說,像我們家小小魔女這樣沒找到主兒的孩子也是奇貨可居呢。

不過我和孩兒她媽也頗有憂慮,主要是俺們這孩子在這兒是外國人,到了日本幼兒園會不會受欺負呢?

昨天又來了兩位,是一個基督教幼兒園的阿姨,來遊說順便送來廣告。看孩子和兩個阿姨玩得挺好,又聽說她們幼兒園居然有英語教學,似乎是不錯的地方。薩動了心,決定和兩位阿姨仔細談談。

結果一開口人家滿意外,因為她們是根據我太太的關係找上門來的,這一談才知道我是中國人。不等我開口,那位年齡比較大的太太就很緊張地說明起來了——“我們很歡迎中國的小朋友,不過需要說明一下,俺們幼兒園絕對不提倡暴力,俺們主張孩子之間和平地,平等地相待,如果有孩子欺負別的小朋友,我們要加以管理的……”

嗯?這位很有經驗啊。薩剛要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之間關係的問題。這是因為日本過去幼兒園和小學都有一個他們視為傳統我們看作陋習的習慣,那就是孩子中誰強大,誰就稱王稱霸,老師不管。這種做法日本人認為是培養孩子競爭力和具備等級觀念的精神。對於薩這個中國人來說,是不太喜歡這個原則的——孩子本來就有強有弱,國家尚不分大小應該平等相待呢,怎麼孩子之間反而是強者為王呢?那弱小的孩子被欺負不成了理直氣壯的事情?

我想,這大約和中日兩國的民族性有些關係,從古代時候,日本人崇尚強者,中國人同情弱者,就是有傳統的。

我正要問她們這個話題呢,人家卻先發制人,我覺得這位老師的確善解人意,於是立刻熱情了許多。當即表示對她們幼兒園管理原則的贊同。並且問了一句:“你們這樣想太好了,我正要和你們談談這個問題呢。”

兩位女士對視一眼,微微尷尬地說:“以我們的經驗,中國人的孩子來上幼兒園,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吧。”

薩瞭然。女性心細一些,小魔女跟著便警覺地問道:“那麼,你們怎麼知道中國人最關心這個問題呢?是不是有外國人的孩子在你們幼兒園受到了欺負?”

“不是不是,”其中一位日本阿姨連忙擺手,“我們那兒沒有中國人孩子被人欺負的……”

另一個阿姨苦笑一聲,說:“倒是我們在提醒中國孩子不要欺負日本孩子呢。”

怎麼回事兒?我們小的時候出門,家長總要教育我們遇事忍讓,與人為善,難道現在的中國孩子變得如此霸道麼?可是無論如何日本幼兒園裡中國孩子總是孤單,難道還能欺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