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置北漢江以南掩護兵團主力北移及傷員轉移,師作戰地域為新延江、芝巖裡、白積山、上海峰以南地區,並注意和右鄰的63軍的聯絡。”

但就在這一天,180師主力與美陸戰1師竟日對攻,主陣地反覆易手。直到第二日凌晨時分,他們才收到撤退命令。可一準備行動時,卻突然發現右鄰的友軍63軍已不告而撤。師長鄭其貴急電軍部。60軍軍長接到鄭其貴的急電後,發出電令:

“注意派出部隊掩護右翼,並準備於23日晚將北漢江以南部隊移至春川以西地區繼續防禦。”

鄭其貴師長接到回電後,立即派出兩個連佔領原63軍的防區,師主力開始北渡北漢江,向春川轉移。誰知在當天晚上,60軍軍長又接到兵團王近山代司令員的急電:

“……由於運力缺乏,現戰地傷員尚未運走,12軍5000名傷員全部未運;15軍除已運走外,現水泗洞附近尚有2000名不能行動之傷員;60軍也有1000餘傷員,為此決定,各部暫不撤收,並於前沿構築堅固工事阻擊敵人,運走傷員之後再行撤收。望各軍以此精神佈置並告我們。”

60軍軍長將王近山急電中“各部”誤解為“60軍必須掩護全兵團的傷員轉運”,再次電令180師:

“停止北撤,繼續在北漢江以南掩護全兵團的傷員轉運。……(180師的)江南部隊應爭取堅守5天時間。”

結果,當天晚上,180師的左右友鄰部隊全線後撤,他們卻孤軍滯後,陷入美軍重圍。最後與強敵激戰7天7夜,一個師近1萬人歸隊只有3000,7000餘名官兵或戰死或被俘。

此舉終於釀成抗美援朝中最大的一次軍事損失。

180師受到重大損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該師是解放戰爭後期由地方部隊升級編成的,沒打過大的硬仗、惡仗。到達四川后,已準備地方化,師已兼任軍分割槽。在接到軍委命令後,又緊急收攏部隊,迅速整編出發到朝鮮,部隊中許多戰鬥骨幹已流失,該師師長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部隊沒師長,戰前由政委鄭其貴改任師長,而鄭其貴過去一直是搞政工的,沒真正指揮過一個師的部隊作戰,臨戰應變能力非常不夠。這是失敗的關鍵。

作為3兵團指揮員,王近山也有一定的責任,他輕敵和大意,沒具體部署各軍轉移的順序和方法,只是把志司電報轉發各軍就如以往指揮老部隊作戰一樣完事了;在率兵團指揮所轉移中又關閉了電臺,致使60軍和志司均無法聯絡3兵團。事後,60軍軍長回憶,當時他意識到180師的危險後,曾請示兵團是否將180師向後撤,但由於未能聯絡上兵團,從大局的角度考慮,只好讓180師單獨孤懸敵後。而這時,作為師長的鄭其貴優柔寡斷,在部隊發生嚴重危險時,沒有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