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會踐踏自己的人格尊嚴?扭曲人性?社會上作奸犯科的歹徒、偷工減料的不肖業者、顢頇貪汙的官員……等人,便都是隻知貪取私利,而不顧合於義理與否的小人啊!
(二)
子曰:“君子懷德①,小人懷土②;君子懷刑③,小人懷惠④。”(《里仁》第四·一一)
章旨
孔子點明君子、小人之志念有懷德、懷利的差異。
註釋
①懷德一心想修持德行操守。懷,存心,以下皆同。
②懷土一心想擁有田土產業。
③懷刑一心想著刑法的可畏。刑,法也。
④懷惠一心想獲得好處。惠,恩惠。
論語卷·論修養(14)
析論
一個人的志念趣向,是會影響其人格品德的。君子所想念的是將自己的德行修好,小人所想念的是擁有更多的田產;君子所時以為念的是刑法的可畏,要謹守禮法;小人所時以為念的是要得到別人的好處。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就在這念念之間隱然形成。孔子時以為念的是自己品德不能修備、學問未能講明;深怕自己明知某事該做卻未付諸實踐、有過錯卻不改進(見《述而》篇),他能成就完美的德行,不是沒有道理的。社會上有些人汲汲營營只為賺錢,卻不知修養自己,縱使家財萬貫,可是言語乏味,品格低劣,心靈貧乏,令人生厭。又以社會既有規範、法律來說,它們是維繫社會秩序與公義的基本設計。有修養的人,會遵行不違,不但成全了社會,也獲得社會的敬重;而一心為利、不知自制的人,卻總想鑽漏洞、走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