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記憶與想象——男孩偏好的生成“邏輯”(2)

轉眼五六年過去了,周嫂第六次懷孕了,與往常一樣,周大哥還是焦急地等待著,熱切地盼望著。聽說他兒子現在的名字就是在孩子沒有出生時就想好的。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但那天碰巧周大哥沒有在家,去田地裡平整土地了。其實我們更願意相信周大哥是有意識地躲開的,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幾乎不再有勇氣在第一時間內面對現實了。孩子順利地出生了,當接生的醫生告訴周嫂她生了一個男孩時,周嫂一遍又一遍地追問別人到底是不是真是生了一個男孩,接連的“打擊”已經使她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

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個細節是幾乎所有的版本中都一致的。那就是周嫂生下孩子後,再三詢問別人自己生的是不是男孩,雖然別人一再地告訴她生下的確實是一個男孩。在不同的版本中,對這一細節繪聲繪色的描繪,當然有出於編寫故事的結構需要,也就是所謂的編劇邏輯,但是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認為人們之所以都在不同版本里不約而同地強調這個細節,絕不簡簡單單是出於劇情或者說故事結構的需要。人們都強調這個細節至少反映了人們的一個普遍的心理:對孩子性別的異乎尋常的重視。人們都在繪聲繪色地描繪周嫂當時是怎樣看到了兒子的男性生殖器,又是怎樣的一種表情和反應。對這個細節,尤其是對男孩生殖器的津津樂道顯然已經超出了劇情發展的需要,其實人們完全可以用一句“周嫂生了男孩後”這樣類似的話把當時的情景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人們對此的重視在我們看來也不完全是因為周嫂當時的反應確實有一點過激,而是因為人們心靈深處大都埋藏著同樣的一個情結:男孩偏好或者乾脆說男性生殖器偏好。

經過了親自驗明正身後,周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這個訊息告訴周大哥。於是,有人飛似的跑向田間。也許周嫂一直能體會到周大哥對自己的關愛,也許周嫂也能感覺到周大哥身上也承受著沒有兒子的壓力,也許周嫂只是出於一種終於勝利了的喜悅。總之,周嫂想把這個好訊息第一時間內傳給周大哥。周嫂這種無意識的反應說明了什麼呢?除了夫妻之間的深深關愛之外,我們想可能更多的是終於解脫壓力之後,向與自己同甘苦、共奮鬥的“戰友”傾訴的慾望。也許在此之前,他們之間沒有相互傾訴,甚至壓根就沒有提起過彼此感到的社會壓力(這種現象在二十年前L村等農村地區應該說是很普遍的,就是夫妻閒暇時間裡很少有語言的交流,儘管這在現代城裡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這確實是事實)。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當終於有了兒子後,我們想當時周嫂更多是把周大哥當成了一個同風雨、共患難的“戰友”,而不僅僅是丈夫。另外,我們始終相信,也正是因為周嫂連續生了五個女兒,正是因為周大哥和周嫂共同經歷了連生了五個女兒受到的社會壓力,所以現在他們的愛情才會這麼美滿。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周大哥並沒有在聽到這個訊息後,表現出人們想象的那種欣喜若狂,甚至他都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按照以往周大哥的表現判斷,聽到周嫂生產後,他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內趕回家。這次周大哥怎麼啦,難道是高興得傻了嗎?送信兒的人再次提醒周大哥,說周嫂給他生個兒子,現在他終於有兒子了。可是,依然不見周大哥特別高興的樣子。於是就有人忍不住問周大哥,就是他不至於欣喜若狂,總也該像以往一樣快點趕回去看看周嫂吧?周大哥一笑,這樣解釋當時自己為什麼沒有像往常一樣著急回家:

記憶與想象——男孩偏好的生成“邏輯”(3)

周大哥的邏輯是:當他沒有兒子時,別人會對他另眼看待,也會對周嫂另眼看待,所以為了不給自己壓力,更為了不給周嫂壓力,他一定要擺出一副生男生女無所謂的樣子來,使周嫂不因為自己生了女兒而感到丈夫對自己冷漠。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一定要刻意地把周嫂地位抬高,第一時間趕到妻子跟前,主動給周嫂洗衣做飯,千方百計地哄周嫂開心。而現在,他終於有了兒子,已經用不著刻意做什麼。這時候,周嫂已經自然地對自己充滿自信,而且周圍的人已經把周嫂的地位抬上去了。此時周大哥對周嫂的安慰就遠沒有生育了女孩時來得重要了。所以周大哥才那樣氣定神閒。

關於周大哥聽到周嫂生了男孩後當時的反應,也有多種版本,一種是我們前面說的那種,也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另外一種代表性的說法是:周大哥一邊急急忙忙往家裡趕,一邊有人問他:每次周嫂生了丫頭,你都對她那麼好,這次生了兒子,你還不舉著她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