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動用極刑。
五、研究基礎
鄉村社會,也稱鄉土社會。其主要的內涵是指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之上的以村落或宗親為基本單元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有人認為由於社會變遷等原因,傳統意義上的中國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因此,鄉土社會或鄉村社會的概念也就失去了現實的意義。但如果從其傳統價值觀念的根深蒂固來看,我們沒有理由說鄉土社會或鄉村社會的概念沒有了現實的意義。
分析和闡釋鄉村故事,不可能脫離對故事發生的鄉村社會環境和歷史時代背景的關注。因為故事不可能在真空中發生,也不可能脫離歷史性,而是被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時代背景所規定、制約、建構。
(一)鄉村社會特徵
很多學者對我國鄉村社會的基本特徵進行過概括和總結。其中,梁漱溟先生概括出來的“倫理本位”可以說是首要特徵。梁先生認為:在傳統社會秩序下人們行為最強大的約束力量來自於道德;道德是評價、審定一切社會生活的槓桿;社會規範的核心是道德,風俗習慣圍繞道德並服務於道德。由此,倫理控制使得所有行動獲得了社會行動的意義,亦即把所有個人行為都歸結為社會行為,把所有社會行為都歸結為倫理行為。梁漱溟先生進而認為:每一箇中國人,統為其四面八方由近及遠的倫理關係所包圍;其日常實際生活,處處都有對人的問題。這問題比什麼都迫切:如果人的關係弄不好……父子、婆媳、兄弟、夫婦等關係弄不好,便沒法過日子……如何處鄰里、鄉黨、長幼……種種都是問題。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導言(8)
除了梁漱溟先生的“倫理本位”之外,對鄉村社會的基本特徵的另一個經典概括和總結是費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費孝通先生曾經對傳統中國社會中個人獲取經濟、社會資源的方式和路徑作過經典的分析。他認為在傳統中國社會,個人是一系列社會關係的中心。每個人周圍都有一個圍繞著他個人的、以不同的圈層向外展開的社會關係網路。處於這個“圈”的不同“層”上的他人,是處在中心位置上的個人的“家庭成員、親戚、鄰里、朋友”等。這就是傳統中國社會中個人尋求獲取資源的基本方式和路徑。費孝通先生將此種“圈層”的關係網路稱之為“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的關係中,義務本位的規範又透過鄉民們的個體生活實踐化作穩定化的行為方式和共同準則。
鄉村社會的第三個基本特徵是“無訟”。這個基本特徵可以說是從上面兩個基本特徵中衍化出來的。在某種意義上,“無訟”甚至可以說是我國鄉村社會的終極價值理想。在我國鄉村社會,由於倫理本位和差序格局特徵明顯,所以社會秩序調控的主要手段“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因此,“當人們之間發生矛盾時,解決糾紛的自然不是法律,而是涵蓋他們生活方方面面的禮俗傳統”。在較為封閉、流動性較小的農村社群中,用訴訟來解決問題會造成一些難以彌合的矛盾,這與鄉村社會那種生活方式是不適應的。所以在這種傳統的作用下,中國大部分農民在保護自己的權利時,首先選擇的不是國家政府的力量,而是私人以及以此為中心擴散開去的親戚朋友熟人圈所形成的力量。這樣一來,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在鄉村社會當中,一旦新制定的成文法與依然活躍在村民心中的習慣法相沖突的話,習慣法往往取得最後的勝利。
鄉村社會的第四個基本特徵是“注重臉面”。鄉村社會事件解決的重點也主要是教育當事人,使其自省,能夠自覺地遵守鄉村臉面觀的要求。在鄉村社會中,如果不知道“要臉要面”,就成了撒野,簡直就是一個事關是否有資格做人的道德問題,就是說,臉面觀在鄉村人們的行為中抽象為一套行為準則,人們根據這些準則來規範人的言行,甚至是什麼時候說什麼話、該怎樣行動,都有嚴格的規定和禁忌。在鄉村社會中,經常用“要臉不要臉”來評價對方的行為。在這裡,臉面這個詞更多的是一種道德標尺,一切的行為都逃不過這個標尺的裁量,從而使得“要臉要面”成為一種精心計算、持久的運作機制和自我修持的要求,而不僅僅是利益使然。
鄉村社會的第五個基本特徵是家族主義。家族主義究竟指的是什麼,很少見到有學者進行清楚說明。從一些研究者的相關論述當中推斷,家族主義主要包含著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家族主義是這樣一種社會哲學,即高度重視家庭、家族甚至宗族這些社會組織單位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把它們當作社會管理的基礎或樞紐。另一方面,家族主義指一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