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部分

中華民國的教育體系,實際上就是以品德教育,對於那些學習並不出眾的學生,教會他們做人的準則,並儘量尋找他們身上的亮點,培養他們其他領域的天賦。然後選出一批在學習上有天賦學生,將他們培養成為知識型人才。

事實證明,這個社會,並非是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夠在邁入社會有能夠成功。中華民國的教育體系,力求在確保品德教育的前提下‘人盡其用,物盡其才’。

這種教育體系之下,民族素質自然也就提升上去了。

當一個人的素質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定然也是反對戰爭和暴力的。當時這個世界的異族,依舊奉行弱‘肉’強食的法則。

因此在教育體系中,中華民國加入了‘化外蠻夷’的概念,並且引用各個被異族攻入的教訓,普及不能和化外蠻夷講仁義道德的觀念。

不可否認,白人世界也有好人,但是他們的主流觀念就是弱‘肉’強食,個體並不能取代他們的主流。

說白了,就是在教育中告訴學生,不用把那些化外蠻夷當人看。為了中華民國的千秋萬代,該對化外蠻夷心狠手辣的時候就該心狠手辣。

同時教育體系中,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徹底的闡述。提出,如果化外蠻夷願意接受教化,出於基本的人道主義,則需要給他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