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散兵坑。
而兵力則主要集中在烏拉爾山脈南部地區。
蘇聯高層對於形勢比較樂觀,但是前線上卻感覺到明顯的壓力。顯然蘇聯高層還沒有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中掙脫出來,對於機械化裝甲部隊的認識還很是不足。
或者說對於閃電戰沒有任何認識,認為中華民國一旦進攻蘇聯就將被拖進戰爭泥潭當中。
而在外交上,蘇聯也得到了英法美等國的保證,一旦中華民國進攻蘇聯,他們對蘇聯提供最大的幫助。
不過蘇聯高層顯然也不願意真的和中華民國開打,或者說是想讓美日聯盟在對中華民國控制的北朝鮮發動進攻的時候,再跟在後面撿便宜。
但是蘇聯高層的意圖卻讓他們成為了中華民國棒打的出頭鳥。
胡靜林來到西域行政區後,立即接管了這裡的指揮權。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這對蘇聯的進攻。
三十個裝甲師,全部都調集到了西域軍區。
列寧因為對局勢的盲目樂觀,並未聽從伏龍芝的建議,透過外交途徑改善兩國的邊境關係。
兩國邊境關係進一步緊張。
列寧自然也有底氣,認為有歐美支援,根本不需要太畏懼中華民國。儘管正面進攻中華民國肯定是打不過的,但是中華民國進攻蘇聯,卻感覺未必會輸。
當世界各國都不認為中華民國在這一年會發動對外戰爭的時候,隨著春天的到來,第一聲炮聲拉開了對蘇聯紅軍的進攻序幕。
1922年4月3日,西域軍區戰時總司令胡靜林發動了進攻命令。
進攻命令一發出,頓時萬炮齊發,上萬門重炮在長達六百公里的防線上齊齊怒吼,蘇軍儘管在形式上有所準備,然而在心理上卻是毫無準備。
當炮彈從天而降的時候,很多蘇軍士兵都被驚呆了。
戰爭來了!
就在炮擊的同時,數千架轟炸機已經從機場起飛,對蘇聯紅軍的在烏拉爾山脈地區十五個軍用機場進行了猛烈的轟炸。
蘇軍根本沒有準備,機場的軍用飛機根本來不及起飛,就被呼嘯而來的轟炸機丟下的炸彈炸報廢了。
蘇軍十五個軍用機場在猛烈的轟炸下燃起熊熊大火,爆炸聲不絕於耳。機場被炸燬,飛機被炸燬,倉庫被炸燬。
機場一片混亂,在熊熊烈火中濃煙滾滾。
尖銳的防空警報開始長鳴,蘇軍緊急進入作戰狀態。蘇軍指揮部內,電報如同雪花一般飄來。
毫無例外,都是報告被空襲、炮擊的電報。
伏龍芝將愁眉苦臉的抽著煙,聽這一封封電報。
“我們的機場被炸燬,還有交通節點、戰地醫院、物資倉庫、兵營都遭到了轟炸……”
轟炸的規模非常大,此次轟炸中華民國空軍出動了三千架蚊式轟炸機,同時出動了上千架狂風轟炸機。
上千架狂風轟炸機直接越過蘇軍前線防線,在蘇軍後方的軍營上空丟下密集的炸彈,進行猛烈的地毯式轟炸。
大量蘇軍士兵當場被炸死,場面非常慘烈。
蘇軍根本沒有防範地毯式轟炸的經驗,所以後方軍營在這方面的防備意識並不強,被上千架狂風轟炸機炸得死傷慘重。
當場被炸死的起碼有三四萬人,被炸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蘇軍的防空炮響徹不停,不斷的對這天空打著炮彈,但是這些防空炮效能實在不咋地,而且蘇軍在防空演練上缺乏實彈射擊經驗,準頭很爛,又沒有近炸引信技術,一通狂轟之後,只有十幾架轟炸機被打了下來,根本無力阻止這些轟炸機對於蘇軍重要設施的猛烈轟炸。
轟炸持續了幾個小時,蘇軍損失慘重。
而炮擊也持續了幾個小時,不少蘇軍被當場炸死。不過後面蘇軍都躲進了工事,戰果不大。
這一天,中華民國國防軍對蘇軍發動炮擊和空襲,但地面部隊並未發動攻勢。畢竟進攻還是需要對地面部隊進行調動的,而為了空襲蘇軍的機場,地面部隊的動作並不是很大。
開局很順利,蘇軍的機場被炸了各底朝天,蘇軍的軍用飛機戰損超過九成,以對中華民國國防軍構不成威脅。
制空權已經成功奪取。
中華民國的飛機開始在蘇軍上空盤旋,就如同雄鷹一般,看到獵物就俯衝下去。蘇軍的偵察機已經完全無法靠近中華民國的地面部隊。
伏龍芝的第一感覺就是要坑了。
邊境一帶沒有什麼制高點,瞭望非常困難。